家庭霧化:慢病管理時代下的個性化選擇,引領健康新風潮
霧化治療從古老起源走來,歷經技術變革,在當下呼吸道疾病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家庭霧化未來又將如何發展?讓我們一同探尋。
呼吸系統疾病是全球範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在我國,慢性呼吸疾病的形勢嚴峻,患者總數已過億,其中兒童和青少年哮喘患者約870萬人[1],20歲以上的慢阻肺病患者接近1億人[2],以其爲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帶來了沉重的疾病負擔,並影響着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此外還存在其他年齡段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慢性呼吸疾病的大量患者羣體[3]。
霧化療法作爲一種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局部的治療方法,因其無創性、易操作性以及良好的耐受性和療效,已成爲多種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隨着醫療技術的革新和患者需求的變化,家庭霧化治療已成爲呼吸道疾病管理的新趨勢,日益受到關注。本文將探討家庭霧化治療的技術進步以及發展趨勢等,以饗讀者。
霧化治療的發展歷程:奠定家庭霧化的基礎
霧化吸入療法是應用霧化吸入裝置將藥液霧化成粒徑0.01~10μm的氣溶膠微粒後,通過吸入的方式進入氣道並沉積於肺部,從而發揮防治疾病作用的治療方法。其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是治療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緩解咳嗽、咳痰等急慢性呼吸道症狀的重要手段[4]。
霧化吸入療法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回溯至古埃及時期,彼時《埃伯斯伯比書》便已記載運用吸入莨菪煙霧來緩解呼吸困難的方法。而在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匠心獨運,創制出一種藉助加熱草藥與樹脂生成氣霧的吸入裝置[5]。
步入19世紀,霧化技術迎來顯著飛躍。1849年,法國的奧方率先提出對溶液中的非揮發性物質予以霧化的創想。隨後,1858年法國醫生塞爾斯-吉洪成功研製出便攜式霧化吸入裝置,1864年德國醫生塞格爾則推出新型乾粉吸入器[5]。
踏入20世紀,霧化吸入療法持續蓬勃發展。20年代,Hurst首次提及運用噴霧器吸入阿托品。緊接着,在30年代初與50年代末,電子壓縮機噴霧器與超聲波霧化器相繼嶄露頭角。直至現代,霧化器技術歷經三代革新,涵蓋超聲霧化器、壓縮式霧化器以及微網霧化器[5]。
當下,霧化吸入療法已成爲臨牀多學科多種疾病治療的得力武器,尤其在合併呼吸系統疾病併發症的患者救治中發揮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這些技術革新爲廣大哮喘患者開闢了更爲優質的霧化治療路徑,也爲存在長期霧化治療需求的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患者構建起更爲便捷的家庭霧化治療模式[4,5]。
家庭霧化的廣泛應用:多種疾病的居家治療良策
家庭霧化適用於多種常見呼吸系統疾病,並在其不同階段展現出積極作用。《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提出[4],在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期,患者宜採用居家霧化吸入治療方式,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以哮喘爲例,在急性發作期,家庭霧化能夠迅速緩解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在慢性持續期,家庭霧化可用於維持治療,有助於控制病情、減少發作頻率。相關研究表明,哮喘患兒接受醫院霧化治療與家庭霧化治療的療效並無差異,這爲家庭霧化在哮喘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2,4]。在其他呼吸系統疾病中,家庭霧化也有着諸多作用,例如[4-6]:
感冒後咳嗽長時間不愈或感染引發的氣道炎症,家庭霧化可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病情穩定階段,家庭霧化有助於減輕氣道慢性炎症,改善通氣功能;急性加重期時,家庭霧化更是緩解咳痰、喘憋等不適的有效手段。
毛細支氣管炎常見於嬰幼兒,家庭霧化能減輕喘憋、咳嗽症狀,助力患兒康復。
閉塞性細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等呼吸系統疾病,在合適階段採用家庭霧化治療同樣可改善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家庭霧化在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管理中具有廣泛適用性和重要性,能有效緩解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家庭霧化的挑戰與機遇
近年來,家庭霧化治療緊跟時代步伐,朝着智能化與數字化方向大步邁進[7,8]。技術的革新使霧化器在劑量控制方面更加精準、穩定,既能減少藥物損耗,又能確保患者精準攝入適量藥物,保證每次治療都能穩定達到預期療效,這對於長期接受治療的患者而言意義非凡。
並且家庭霧化治療的發展對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和社會經濟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它有效緩解了醫院接診壓力,降低了醫療成本,提升了患者生活質量,讓患者在家中就能安心治療,減少了因住院產生的額外經濟負擔。
然而,家庭霧化治療也並非一帆風順,它面臨着霧化器質量把控、患者教育深化、治療效果精準監測與科學評估等諸多挑戰。但隨着遠程醫療與數字化健康監測技術的蓬勃發展,家庭霧化治療也迎來了新機遇,比如藉助遠程監控與數據分析來精細優化治療方案。我們期待智能化家庭霧化治療能爲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帶來更優質的治療與管理服務,推動家庭霧化治療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發展與進步。
· 小結 ·
家庭霧化治療的發展是醫療技術進步和患者需求變化的直接結果。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醫療模式的轉變,家庭霧化治療將繼續在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面對挑戰,我們需要不斷優化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確保患者安全。
參考文獻:
[1]伊娜,劉婷婷,周宇暢,等. 1990-2019年中國兒童青少年哮喘疾病負擔分析[J] .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23, 44(2) : 235-242.
[2]Wang C, et al; China Pulmonary Health Study Group.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2018 Apr 28;391(10131):1706-1717.
[3]《健康中國行動——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7/content_6964998.htm
[4]中華醫學會臨牀藥學分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臨牀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劉東,等.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J].醫藥導報, 2024, 43(9):1355-1368.
[5]白澎,孫永昌.吸入療法的歷史(一)[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3,36(7):555-556.
[6]李凡,張會芝.霧化吸入治療的應用及效果評價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8, 32(18):2838-2842.
[7]Drummond D, Roukema J, Pijnenburg M. Home monitoring in asthma: towards digital twins. Curr Opin Pulm Med. 2023;29(4):270-276.
[8]張淑麗,蘇林娜,林榮軍,等.物聯網管理模式在低齡哮喘兒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雜誌, 2020, 35 (21): 25-28.
聲明: 本文的採訪/撰稿/發佈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不得用於推廣目的。審批編號: CN-150876,過期日期:2025-12-25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