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臺大校長遴選週年 管中閔:由下而上改革臺大是最佳場域

管中閔去年的今天提到,去年7日決定參加臺大校長遴選,決心改變臺灣高教。(圖/記者翁聖勳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至今因各種爭議,導致僵局未解遲遲無法就任。管中閔8日在臉書上表示,去年的11月7日他參加臺大校長遴選,是他決心改變高教,重建民間社會力量起點,至今正好一週年。管中閔在臉書分享去年的貼文提到,爲什麼他想從改變高教做起,他表示,二十多年前返國之際,臺灣經濟學界還沒有計量這個領域,他就像隻身處在一顆新的星球、努力在腳下土地尋找希望,終於歷經十三年的努力,經濟計量學會才逐漸成形

而他回顧計量領域成長經驗時,聯想到高等教育發展變革前途,他說,過往主張國家變革路徑優先的主要立論基礎就是「快」,認爲取得國家機器後,先進行國家政治變革,再由上而下進行社會變革,則相對快速有效,但經過政黨輪替後,由上而下的變革路徑真的比較快嗎?如果答案爲否,那麼學術界與知識圈的朋友們,是否更該反思,如何迴歸社會變革路徑,重新建立民間社會的力量,由下而上的推動臺灣整體變革?

管中閔說,如今是一個快速變動世界,臺灣競爭力的高低將取決於我們高教的成敗,所以高教必須積極迴應轉型和創新的壓力,「如果我們還是被動的等待國家機器由上而下領導變革,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時不我予,而高教也將無法避免停滯,乃至落後的困境。」

管中閔最後表示,回臺工作已經二十三年,多數時間都在從事學術深耕與教育樹人的工作,但從未停止思索,如何可以協助臺灣脫出當前茫然尋不見未來的困境,由於在政府服務體會到由上而下的變革路線爲何總難以奏功,若回到由下而上的社會變革路線,相信臺大是驅動高教改變,最具樞紐作用的具體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