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餘額不足,趕緊看本書來補一補 | 九月書選

在這長假的最後一天,你或許已經踏上返程的旅途,剛剛熟悉卻又即將變得陌生的風景,從車窗外飛速掠過——所謂的假日,一如“假”的一個字義“借”一樣,是從蕪雜的日常生活中借出那麼幾天,用來將自己的身份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直到陌生的環境開始變得像日常生活一樣熟悉,而日常生活變得些許陌生後,假期也隨之結束,離開,再度踏上生活之旅。

書,從某種程度上說,就和假期一樣,每一本你未讀過的書,都像是別一種陌生的風景,等待你從熟悉的生活中進入。你或許會在其中遇到熟悉的角色,熟悉的情節,熟悉的故事,直到你讀完最後一頁,合上書頁,帶着陌生而熟悉的閱讀體驗,走進熟悉的生活中。

但書也與假日不同,因爲假日不是隨時都能放假,而書卻可以隨時拿起閱讀。你可以通過新書去遊覽新的風景,也可以翻看舊書去故地重遊。

故地重遊,也常常有新的發現,就像書單中的《人類新史》,熟悉的歷史又以全新的方式進行解讀。你會跟着《巴比倫怪物》的指引,去窺探魏瑪德國時代最驚悚陰暗的角落;也可以在《未來生活圖鑑》中,讓自己提前體驗一把未來可能的生活。假期網紅博物院裡“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的體驗令人窒息,但《77街的神龕》卻可以帶領你不疾不徐地周覽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世界上最豐富的人類學藏品。在《漫長的調查》中,你可以跟隨樑思成的腳步去考察西南山野中的古蹟——它們中大半如今只能在紙上得見。你也可以當回博物學家,透過《尋覓自然》的放大鏡,像小孩子一樣盯着螞蟻看一整天。也或許,你想去見見阿本大書,他的《本雅明書信集》,就是一座活着的紀念碑。

《故事終結》,假期結束,不管是疲勞也好,興奮也罷。無論《你們去荒野》,還是我們回城市,希望你願意拿起一本書。

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每個月向讀者推薦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書名單。在選書時依舊堅持了書評週刊“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情懷”的一貫標準。同時我們也開始在多個城市的書店對書榜進行了線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見書榜後),歡迎讀者朋友們關注、前往。

《本雅明書信集》

作者:[德]瓦爾特·本雅明

譯者:金曉宇

版本:新行思 | 光啓書局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本雅明書信集》收錄本雅明18歲(1910年)至去世前不久(1940年)的300多封信件,其時間和內容跨度,涉及本雅明生命的主要部分。本書的兩位編者,本雅明的好友兼通信人,猶太思想家格肖姆·肖勒姆和哲學家特奧多·W.阿多諾,讓這部“本雅明最全的書信集”獲得了足夠的體量、分量和可靠的註釋。

翻閱一部以時間爲序的書信集,既讓人感到輕鬆又容易陷入茫然。輕鬆是因爲一封書信作爲相對碎片式的表達,往往不帶有某種明確的目的性,而更像是一個人生命瞬間的凝結,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書信內容比一部專著自然更鬆弛。茫然則是因爲,當你讀過幾十封、上百封,想要試圖去理解它們時,這一想法必然要求一種“整合”,但書信中過於豐富繁雜的多元性讓這種整合幾乎不太可能實現。

如果極爲勉強地概括這部書信集,也許可以用本雅明一封信裡的一句話:“和你談談生命的問題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雖然這句話在信中有其具體語境,但把這話孤立出來、作更寬泛的理解,或許可以捕捉到一些這部書信集的氣息。如阿多諾在導言中說的,本雅明“寫信時充滿了激情”,因爲他用書信這種“過時的方式”意欲談論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的生命,無論是一次度假的感知還是一次思想上的結晶;此外,對他來說,談論或者說思考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事。在這些書信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本雅明的熱情,他對書籍的癡迷,對“精神性”的熱衷,對各領域——教育、哲學、批評、藝術、語言、宗教、倫理、翻譯、詩歌、敘事等——的濃厚興趣和深入研究,這些研究隨時間深化,展現出其複雜思想的生長脈絡。

當然,以時間爲序的書信還自然而然地勾勒出本雅明的部分生命軌跡,那些愉悅和憂鬱、幸運和不幸的時時刻刻。肖勒姆在導言中說,“這本書信集,它應該是爲我們已故的朋友立的一座活的紀念碑”,這句話的重點大概在於“活的”,因爲信件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可以是“活的”,鮮活的語調,靈活、即興的自我表白,彷彿寫信的人並沒有“已故”。

《你們去荒野》

作者:趙鬆

版本:中信出版集團·大方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他手裡擎着那部厚厚的關於地球生物幾次大滅絕的書,恍惚間,覺得自己就像個正在夢遊的人。”合上《你們去荒野》這部小說集,這樣的句子——而非某個故事,因爲從這一層面看,該小說集呈現的與其說是故事,不如說是故事的離散——會在頭腦中若有若無地漂浮,這句子描繪的畫面似乎可以獨立於小說故事而存在,進而成爲生活的某種象徵。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我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連灰塵都算不上。”以及:“這麼些年過去了,我忽然發現,自己其實就像個夢遊人,一直在懸崖邊上散步,卻不自知。明年我就五十歲了。可是我卻忽然有種身邊的所有一切都在瓦解,都在不停地脫落……”

“瓦解”“脫落”以及對它們的隨時感知,多次出現在作者趙鬆筆下,像是他對當下生活的基礎感悟,這一感悟縈繞於多篇小說中,讓這些小說遠遠看上去像是瀰漫在一大片松林裡的霧氣,真切又即將隱遁、隱遁又無比真切,和我們對生活的感知有些近似。無論是沒有“現在感”的消失的女人,還是那個觀察着年輕人生存現狀的獨居中年人,抑或那些糾結於各種脆弱關係的男男女女,似乎都在被一種無形的向外運動的力量甩出去,就要不知所蹤……事實上,沒有人會不知所蹤,無論飄到哪裡,“存在的負擔”將和每個人如影隨形。

《巴比倫怪物:魏瑪共和國犯罪鑑證實錄》

作者:陸大鵬

版本:火與風 |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怪物,披着人皮的怪物,在人羣中行走,他們窺伺着、等待着,攫住某個時機去吞噬人命,犯下罪行,而他們所隱身人羣的這世間,便是滋生怪物最好的巢穴,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一個怪物——魏瑪共和國,一個從戰敗泥淖中誕生的古怪政權,四年的戰爭以及最終像榔頭一樣砸在每個人頭頂的戰敗,不僅吞噬了千萬生命,殘毀了千萬肉體,更腐蝕了千萬靈魂。從戰場歸來的殺戮野獸,因經濟蕭條而失業的流浪漢,在左右極端撕裂的政治光譜中活躍的黨派打手,無一不在加劇這個巢穴中怪物的數量。暴力在街頭公開上演,仇恨會在沒有徵兆的時刻猝然爆發,街角、餐廳、影院、舞池、浴場,刀子抽出,拳頭揮舞,棍棒亂飛,怪物們羣聚而來,也可能獨行獨往,只留下淤青、鮮血以及屍體。

那麼,如何將怪物從人羣中辨認出來?

《巴比倫怪物》講述的就是魏瑪德國時代形形色色的怪物犯下的罪行,以及那些將他們甄別出來的怪物抓捕者——柏林刑警的故事。就像作者陸大鵬在序言中描述的那樣,也許人們會對魏瑪時期的警察時而揮舞警棍敲打左翼遊行者,時而抓捕極右暴行犯感到驚異,分不清在這個撕裂的政權中,警察究竟是哪一派的打手,但這恰恰說明,德國的警察制度展現出了一種極強的穩定性,承受住了戰爭、革命與政治社會撕裂的震盪,讓它可以從帝制到共和國時代可以近乎無痕地過渡。

本書的主角柏林警察局謀殺調查科的探長甘納特對此最是感同身受。全書開篇的那起由他偵辦的酒館老闆娘被殺案,發生在戰爭末期的1917年,最終被破獲卻已經到了1925年,無論是戰敗、帝制覆滅、共和政體成立、政權的更迭都沒有讓這起普通的殺人案沉入混亂的社會泥海中,警察工作的連續性並未遭受破壞。儘管戰後德國的社會上怪物橫行,街頭血鬥甚至時或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但警察依然在恪盡職守,公務員化的警察制度要求他們對形而上的國家的效忠,讓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黨派政治。在柏林革命期間,儘管警察局被左翼的斯達巴克同盟佔領,但常規警務工作依然進行,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當柏林街頭黨派械鬥槍戰最激烈的時刻,甘納特依然像往常一樣調查阿德龍飯店的謀殺案——日常的工作依然在進行,並無變改。

儘管警察努力維持着日常工作的進行,但就像阿德龍飯店謀殺案的兇手是打着在政治血鬥亂象中渾水摸魚的如意算盤一樣,柏林的罪犯們,卻是這一非常社會巢穴才能滋生出的怪物,因此,在書中,我們看到了斷臂連環殺手約翰·邁爾,因受傷和失業而心態扭曲的殺人狂,還有弗里德里希·舒曼,戰爭讓他能打着保衛祖國的旗號坦坦蕩蕩地肆行自己的殺戮慾望,當戰爭結束後,戰場上殺戮的慣性驅使他成了令人生畏的連環殺手。在戰後柏林貧窮骯髒的底層角落中,終於爲格羅斯曼這樣的惡棍提供了犯罪的溫牀,他將從魔窟中騙來的可憐女性“砍成小塊,全都燒掉”,在極右翼猖獗的漢諾威,臭名昭著的殺人犯哈爾曼會把無家可歸的少年蹂躪致死後做成香腸。

怪物犯下罪行,警察抓捕怪物,血腥、暴力,黨派政爭和械鬥槍戰,革命的咆哮和極右翼的叫囂,都成了這些怪物們罪行舞臺充滿刺激和興奮感的背景音——諷刺的是,如此光怪陸離的怪物表演,卻在納粹掌權後忽然“銷聲匿跡”了——至少報紙上那些連篇累牘的犯罪報道消失了,這給人造成了一種納粹滌盪罪惡,河清海晏的幻象,但怪物並未真的消失,他們只是不再成爲了舞臺上吸引人的主角——納粹這一怪物將人人都變成了怪物,也就無所謂誰更是怪物了。

《故事終結》

作者:[匈牙利]納道什·彼得

譯者:餘澤民

版本: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故事終結》是匈牙利著名作家納道什·彼得第一本被翻譯成簡體中文的小說。作爲匈牙利文學當下的明星,納道什也是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只是由於翻譯較少的緣故不太爲國內讀者知曉。《故事終結》繼續由可以稱得上匈牙利文學翻譯第一人的餘澤民進行翻譯,和餘澤民之前譯介過的其他匈牙利語作家相似,納道什也是一個喜歡使用長句和長段落,凝造一種濃郁敘事氛圍的作家。他的小說風格更加註重結構,喜歡打亂時間和空間,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句子進行奏鳴,不過《故事終結》作爲納道什·彼得的處女作小說,在結構技巧方面還沒有到達他後期標誌性風格的程度。

這本小說的篇幅並不長,講述了主人公——一個孩童——視角里的匈牙利歷史。小說將二戰時期猶太人倖存者的流浪歷史、民間傳說、家族歷史、戰爭中的陰暗面以及斯大林時期的匈牙利社會氛圍融爲一體,在主人公的孩童意識中,這些歷史事件有時具有新的解釋,當天真的視角和壓抑的社會時期碰撞到一起時,所迸發出的憂鬱感成爲了這部小說的核心所在。

《未來生活圖鑑》

作者: [日] 岡嶼裕史 編著,

譯者: 林沁,

版本:千尋Neverend | 晨光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我們很難想象當下的孩子在長大後,面臨的是一個如何運轉的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地發展並滲透進生活,如何讓孩子層層遞進又簡單明瞭地瞭解科技和生活的改變是很多家長和教育者關注的問題。《未來生活圖鑑》以簡明的漫畫風格,從二進制、物聯網、AI、元宇宙、編程、信息安全六大方面展開,完整梳理了數字技術發展的脈絡,同時呈現最前沿的數字技術成果,如Chat GPT、AR、VR、自動駕駛、腦機接口等,探討數字技術在未來將如何改變人類的現實生活。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僅介紹了技術的發展、背後的原理,也探討了技術的侷限和道德困境。比如AI雖然功能強大,但不擅長處理新事物。而智能汽車雖然很方便、能降低駕駛失誤,但不擅長處理雨天等突發狀況。對於孩子來說,瞭解技術、辯證地看待技術、識別技術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是積極且有價值的。

《77街的神龕》

作者:薛茗

版本:上海三聯書店

2024年9月

推薦理由: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南側靠近77街的人類學展廳是美國曆史最悠久人類學博物館之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民族學收藏。《77街的神龕》圍繞博物館裡五個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薩滿的神衣、《西遊記》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靈及“鎮館之寶”獨木舟,講述這些藏品背後的故事,以及參與其中的人類學家的故事。

《77街的神龕》不只是一份博物館指南。本書作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部研究員薛茗在字裡行間的講述中,不斷地邀請讀者在曲折生動的故事背後,思考博物館中“看不見的”人和物與外在社會的聯繫,進一步反思人類學博物館在當代社會的功能和責任。

實際上,人類學博物館正面臨尷尬的處境。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導了一系列遠征,爲美國帶回了豐富的人類學收藏。時至今日,這些收藏正在接受着現代人類學“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義”目光的尖刻審視。從學術圈內部、原住民羣體到社會活動家,越來越多的聲音抗議這種帶着獵奇或自負的眼光傲視“野蠻”文明的博物館早就應該從歷史舞臺上退出。

在薛茗看來,人類學博物館若想擺脫“歷史殘留品”的角色,需要重新審視藏品與觀衆的關係。(比如爲藏品增加更多的背景,不僅僅是器物的名稱、材料、儀式功能,還有這件器物是如何來到博物館的,它在原住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生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正如人類學家邁爾斯所說,人類學博物館可以成爲“文化碰撞的場域”,展品或展覽敘事能夠引發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衆參與不同形式的討論,哪怕有時是沉默,有時是激烈的爭論。

《漫長的調查:重走營造學社川康古建築調查之路》

作者:蕭易

版本: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時代在戰火中顛簸着穿行,滿身血污煙塵踉蹌着摸索着前方的道路,但他們卻回過頭去,走向歷史,走向過去,走向那些被疲於奔命的世人顧不上的、甚至遺忘的往昔的存在,那是曾經爲信衆祈佑膜拜,如今卻搖搖將坍的古老寺院;是銘刻着千年前榮耀、如今連同姓名和存在都一併被遺忘的碑闕石祠;是人去樓空的破敗宅院,是被荒草掩埋的古墓,是曾經爲一雙雙靈巧的手所雕鑿,尤爲一雙雙虔誠的眼睛所注視的摩崖佛窟——它們都註定會走進時間深處,在遺忘中邁向永恆的消逝——但它們終於與他們相遇,在這個戰火紛飛的抗戰時代,在這個炸彈每天不知何時落下的西南大後方。

1938年11月24日,劉敦楨帶着莫宗江、陳明達,在雲南西北部考察了大理、劍川、麗江、鶴慶、鎮南、楚雄等地的古建築,第二年1月25日返回昆明。不久,樑思成、劉敦楨又將視野投向了四川,醞釀一次更爲久遠的調查,因調查區域涉及四川省與西康省,史稱“川康古建築調查”。《漫長的調查》,一如書名,講述的正是這場長達173天的西南古蹟調查之旅。樑思成、劉敦楨等人,在戰爭時代,是如何在西南的荒野山間探尋,去調查730多處古建築、古遺址。這是一場與戰爭和時間的逆向賽跑,前者要將它們拉向消失這一註定的命運,而調查者們卻要盡力地在自己的照片和調查筆記中多留住它們一刻,至少,在消失前,讓世人知道它們曾經存在。

地上的曾經,終於成了紙上的存在。樑思成等人當年調查的古蹟,如今已經有一半僅僅存在於紙上照片中。紙上的文字和照片中的圖像,也靜靜地躺在抽屜裡、檔案櫃裡、文件夾中,被灰塵圍攻,被蠹魚侵襲,一如戰時從天而降的炸彈,一如歲月漫長而無情的野火,但終於,在這本書上,它們勝出了。

儘管只是一場悲哀的勝利,就像書中所寫的李莊史語所同仁租住的當地宅子一樣,那是書中最年輕的古蹟之一,時過境遷,“只有茶餘飯後,他們纔想起自己的院落中曾經有過汗牛充棟的圖書;曾經有一羣堪稱民國衣冠的先生們在書桌前秉燭夜書,揮斥方遒。再後來,主人被趕出院門,又住進去了幾戶甚至十幾戶人家,偌大的院落被切割成若干人家,變得零碎、破敗,逐漸年久失修,也就很少有人記得那些故事了”。

《人類新史:一次改寫人類命運的嘗試》

作者: [美]大衛·格雷伯 [英]大衛·溫格羅

譯者:張帆 張雨欣

版本:後浪 | 九州出版社

2024年6月

推薦理由:

2020年9月2日,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逝世。這位自學成才的工人階級知識分子從事的研究極具批判鋒芒,他對官僚主義、資本主義的深入分析,如同他發起與參與的社會運動一般充滿力量。在學術上,格雷伯不願囿於既有的陳舊學術框架,而是不斷跨越學科邊界,激發讀者的想象力。

《人類新史》是格雷伯的遺作,由他與英國考古學者大衛·溫格羅共同完成。顧名思義,本書試圖對既有的人類起源敘事提出挑戰。從人人平等的狩獵採集小族羣到現代民族國家,歷經“農業革命”“城市革命”“國家起源”……這一人類社會演化的經典模式主宰了人們對歷史的理解。本書的兩位作者認爲,這種歷史想象植根於美洲原住民對歐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歐洲人對此做出的保守反應。

通過細緻爬梳考古學成果,格雷伯和溫格羅認爲這種單一的進步敘事遮蔽了人類歷史極爲豐富和有趣的諸多事實。例如,斯蒂芬·平克等當代思想家秉承霍布斯的假說,認爲原始人類社會充滿了暴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極爲殘酷。但考古學者在羅米託二號墓穴發現,舊石器時代的聚落儘管殘病率很高,但亡者生前受到的照顧卻極爲精細。又如,人們常常會將資本主義的歷史追溯到相當久遠的時期,其例證則是人們發現了許多遠程的原始貿易,發生遷徙的物品往往是寶石、貝殼等。但兩位作者認爲,如果我們更爲細緻地挖掘,會意識到不同文化中的人們可能出於與貿易並不相干的理由轉運貴重物品。16、17世紀講易洛魁語的民族會將尋找和運送貴重物品的過程視爲尋找夢境的旅途,對於北美洲原住民社會的很多女性,這種轉運過程則可能是出於賭博的需要。

“社會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假裝遊戲,爲了便於討論,我們假裝只有一個層面在運作:基本上,我們把一切都還原爲簡筆畫,以便發現本不可見的模式”,兩位作者寫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書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待人類歷史的多元可能性,爲我們想象人類未來提供了新的思想資源。

《尋覓自然》

作者:[美]愛德華·威爾遜

譯者:童可依

版本: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人類朋友,你們認爲“人類社會”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社會嗎?假如你們聽說過狼羣獅羣合作的故事,大概不會如此認爲。人類社會能遍佈地球各個陸地角落,至少是規模最大的社會吧?也不是。其實就連歷史長度,人類的社會也未必最悠久。

我們的超越者是當之無愧的“社會之王”:螞蟻及其社會。以螞蟻研究見長的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1929—2021)斷言螞蟻社會是人類社會可望不可及的社會模板,而螞蟻也比猩猩更像人類。他的這一看法來自於對動物“社會性”——而不只是生物性——的觀察。我們當然可以從人類與螞蟻兩種社會形成機制的不同對他的說法加以批評。不過無法否認的是,威爾遜是20世紀在動物“社會性”這個方向上的開拓者,可能也是走得最遠的人類成員。

威爾遜對動物的熱愛始於童年。在那個年紀,他勇敢地與各種蛇打交道,去觀察它們,並試圖與它們相處。這聽起來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說我們大多數人在童年某個節點(比如六七歲)就開始畏懼蛇和蛇形動作,威爾遜這個充滿好奇心的人卻未曾經歷這種轉變。他進入自然,尋覓自然,去“自然”找“社會”,改變了整個生物科學界對動物的傳統看法。他不那麼“科學”,甚至批評“科學”;他不僅用科學的、社會的視角,還會用藝術的視角去審視動物的行爲特徵。

“科學的作用,就像藝術一樣,是將近在眼前的意象與更爲遙遠的意義融合在一起,將我們已經理解的部分連同新發現的部分融入更宏大的圖景,這種圖景要足夠連貫一致,可以被接受爲真理。”這是他在《尋覓自然》這本晚年整理的文集之中講的感受。科學乎?藝術乎?他的研究範式在高度(或過度)專業化的當下尤其具有獨特的魅力。

《新經濟史革命:計量學派與新制度學派》

作者:隋福民

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9月

推薦理由:

這些年,經濟史得到了比過去更多的關注。與經濟史相關的圖書出版逐年增加是一個例證。隨着人類在現代經濟世界走得越來越遠,尤其是面對新技術和地緣政治帶來的種種議題,人們希望拉長時間,去看一看歷史中的經濟活動變化。上世紀90年代道格拉斯•諾思講的那句“歷史是重要的”(history maters)至今有其意義。

那麼,經濟史是如何研究歷史和經濟的?我們自然可以在方法論上簡單化爲“經濟學取向的經濟史”和“歷史學取向的經濟史”,兩種取向在高校院系和科研院所歸屬於不同系,研究者的知識背景及其方法偏好也有所不同。而這本《新經濟史革命:計量學派與新制度學派》則從具體的研究方法上論述了一場被稱爲“新經濟史革命”的學術革新。

作者隋福民將這場革新的基礎分爲兩個階段:一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形成的計量學派階段,二是隨後的70年代,也就是新制度學派開始興起的階段。他使用歷史學的方法回顧並整理“新經濟史革命”,通過比較分析羅伯特·福格爾、道格拉斯·諾思等人的作品,讓我們重新思考“新經濟史革命”的遺產,比如以假設某事件或某條件如果存在(或不存在)爲研究特色的反事實度量法。後人如何看待這些遺產?

作者的看法是,“無論是否認可新經濟史研究方法,它作爲一面鏡子或者一種工具,都對經濟史研究有幫助。”這種看似模棱兩可的回答實際是作者對上世紀這場知識變革的“歷史地理解”的結果。讀者讀了這本書當然也會有自己的看法。此外,作者認爲通過這一番回顧可以重新認識經濟史這門交叉學科的學科定位,“經濟史不是經濟學的流,而是經濟學的源”。可見歷史之於經濟研究的意義,正在被更多學者認同。

《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作者:[美]史謙德

譯者:李兆旭

版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結束。雖然此後有張勳的復辟,但是很快以失敗告終。當我們回憶曾經在中學解答近現代歷史考題時,或許都會想起一句記憶猶新的答案:“這說明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那麼,共和的觀念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演說是途徑之一種,或者說是比較關鍵的一種。正是關於政論、思想、主義和時局的種種演說辯論改變了國人的觀念,並與政論文章一起塑造了人們關於何爲中國、何爲中華民族、何爲現代國家的意識。政治學者史謙德 (David Strand) 在《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這本書中處理的便是近代中國的演說史,只不過他認爲,通過演說深入人心的,不僅是關於共和或整套現代政治機構的觀點,也包括一種政治化的生活方式。從政治家到政論作家,都開始與公衆面對面。從此,他們不只是在書齋之內著書立說,而是走出去與衆人演說。

史謙德從世界各國近現代化進程的一般意義上界定了演說的意義,接着進入中國的演說和辯論風潮。從地方會館、公園、學校宿舍到休息室,處處都有辯論言談之聲。他對孫中山早期和晚年的演講着墨最多,其分析的時間跨度也最長。演說對孫中山革命事業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此外他講述了梁啓超、魯迅、劉少奇、唐羣英等各界人士的演講故事。

一種新的表達和傳播形式自此形成。只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演說在當時是被全然接受的,過於重視技巧、吹大話、煽動性觀點更容易傳播等質疑,也讓人們不斷重新看待無處不在的演說,有懷疑、有“將信將疑”、有漠視,也有參與。單從形式上來說,演說已經被廣爲接受。演講者練習演說,並根據聽衆的反應及時調整措辭和策略,“公衆展現的樣子,發出的聲音,甚至散發的氣味,都由不得人不注意”。

史謙德首先爲國內讀者所熟知的是他的另一本書,於2021年出版中譯本的《北京的人力車伕:1920年代的市民與政治》。如今這本《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出版了中譯本,讀者也能讀到他進入歷史的獨特視角和敘事方法:在史料和政治學理論之間夾敘夾議。

《創造大都會:紐約空間與制度觀察》

作者:羅雨翔

版本:後浪|上海三聯書店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如果說紐約的城市空間令人着迷,那麼其背後的規劃、運營以及治理機制則更值得玩味。紐約大都會的活力從何而來?背後都有哪些博弈?政府如何“企業化”運營?新冠疫情期間,“開放街道”政策如何體現城市價值觀?複雜的城市更新項目如何推進?個人力量如何影響社區營造?紐約是大城市的特例還是範例?在美國工作多年的城市規劃師羅雨翔嘗試探究這些問題,寫下這本《創造大都會:紐約空間與制度觀察》。

羅雨翔有着哈佛大學建築碩士以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區域經濟發展碩士的雙重背景,曾就職於紐約市政府預算局,現爲美國註冊城市規劃師。他從經濟、地理、政策、法規、公共空間和建築設計等方向深度觀察紐約,探秘美國大城市的城市更新。他發現“公共”與“私人”之間的模糊性給紐約帶來極大活力。

他在解讀紐約城市運行邏輯的同時,對比了中美兩國在政府運作、社會模式、公共空間規劃等方面的異同,試圖探討理想城市的多種可能。他用制度的邏輯來進行分析和解讀,結合對日常生活的審視和學術框架,通過解構紐約來重構城市。

中國城市化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一線城市中個人、社區、政府、企業間的關係愈加複雜,與此同時,住房保障、公共空間、社區營造等問題的討論也愈發激烈。紐約作爲全球聞名的國際都市,是城市發展的“超級試驗場”,也有着種種可供參照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

《阿涅斯的海灘》

作者: [美] T.傑斐遜·克蘭 編

譯者:曲曉蕊

版本:也人|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阿涅斯·瓦爾達先是被稱爲“新浪潮之母”,後來又變成“新浪潮祖母”,她並非浪得虛名。從《短岬村》到《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從《天涯淪落女》到《拾穗者與我》,阿涅斯·瓦爾達的作品涵蓋了身份認同,自我的覺醒,自由及其代價等異常豐富的主題,瓦爾達說“我的想法不曾枯竭,作品在我的頭腦中流動。”她的創作歷程跨越悠長的60年,爲影史注入了獨一無二又豐盈靈動的作品。

同時,作爲一位不可忽視的導演,瓦爾達也必將在電影史中佔據她的位置,她與其他電影人的互動也令人好奇。她如何看待電影行業的更迭?戈達爾、阿倫·雷乃、克里斯·馬克給予了她怎樣的幫助? 伯格曼、奧森·威爾斯對女性角色的呈現爲何遭到瓦爾達批評?藝術電影的困境何在?這本訪談錄收錄了1962—2008年間瓦爾達的21篇訪談,涵蓋瓦爾達電影生涯的完整軌跡和諸部作品,涉及她與“新浪潮”、好萊塢、女權運動、不同社會人羣、愛人及家庭間的關係。關心瓦爾達的影迷們會在書中感受到她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看到,瓦爾達一直擁有驚人的坦誠去面對自己的創作與生命。而我們在書中尋找到的答案,也正呼應着瓦爾達的信念:我們永遠都在學習。本書是我們走近“新浪潮祖母”絕佳的文字資料,這也是阿涅斯·瓦爾達的訪談文章首次進行中文引進。

《葉錦添的創意美學:奔向無限透明的藍》

作者: 葉錦添

版本: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在當代美學領域,葉錦添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名字,他曾憑藉電影《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和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是唯一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在那之後,他也一直在美學領域實踐與思考,又擔綱了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合作導演包括吳宇森、李安、馮小剛、陳凱歌、烏爾善等等。在這些年與衆多各個領域的大家合作過之後,葉錦添也在拼命汲取着藝術的養分。

葉錦添在創作上也打破各種邊界,橫跨攝影、錄像、雕塑、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本書是葉錦添三十餘年美學實踐和美學思考的整體呈現,從大家熟知的影視作品《大明宮詞》《臥虎藏龍》《風聲》《1942》,到舞臺作品、攝影作品、當代藝術人偶Lili,他對美學的理念與呈現貫穿始終。

他對中國文化理解獨到,在跳脫與發現之中展現着無窮無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同時,葉錦添也致力於將東西方融合,提出並踐行“新東方主義”美學,影響着全球對東方藝術之美的理解。作爲一名美學設計師,葉錦添的文字也靈動而富於獨特的美學風格,這也令閱讀更增加了一重樂趣。

《過渡勞動:平臺經濟下的外賣騎手》

作者:孫萍

版本:薄荷實驗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在過去的十餘年間,“送外賣”由一種新興現象變爲一種新興職業。學者孫萍長期追蹤平臺勞動者的職業發展與變遷,歷時數年積累完成了這部關於外賣騎手的民族誌調研。全書對基於平臺的外賣勞動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從勞動者個體生命的整體性出發全方位揭示了外賣騎手的生存處境。這一處境的刻畫更是建立在具體勞動者的生命之上,對其勞動與生活所作的情境化還原。這些經驗彼此交匯,讓抽象的理論生長出根系,最終獲得了紮根於人民大地的生命力。

遍佈城市毛細血管的外賣員背後反映出的是零工勞動正在成爲一種勞動常態。藉由外賣勞動,孫萍的視野瞄準的便是這樣一種更爲廣泛而深刻的勞動變遷,即過渡性如何逐步成爲現代人勞作的基本形態。她想要闡釋的是一種“脫嵌式”的結構邏輯,也就是當“過渡”這一勞動手段在平臺市場化下日漸失去功能性意義、變成一種常態化存在時,勞動者在技術、規則與管控中如何建設自我的主體性。

這其中嵌套着非常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比如爲什麼技術進步沒有讓勞動變得更“輕鬆愉快”?爲什麼看似自由的平臺化管理反而讓勞動者更結實地“黏在平臺上”?這些早已不僅是外賣騎手面臨的處境,正在成爲越來越多勞動者所處的“附近”。這也爲當今的數字勞動與平臺勞動研究提示了新的道路。勞動這一抽象名詞本就與個體的生命經驗高度捆綁,如何不將個體框在成形的理論中,而是自下而上用鮮活的經驗材料去盡力描摹流動的勞動圖譜,也許是突破社會理論瓶頸的必經之路。

新書月榜,去往城市和書店

因書而遇。新書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與書店。2024,期待更多夥伴和我們一起,通過新書月榜欄目,讓好書與讀者相遇!

Station 28

杭州·曉風書屋|生活,需要一則喻言

在杭州,曉風書屋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因爲這是一個社區書店,在全市共有24家門店,並且,這些書店都深深融入着杭州的生活,開在校園、醫院、博物館等各種生活場景下。

這個月,新書月榜來到了曉風書屋的體育場路總店,在這裡,有白瓷寫着“樂”“本”“忘”等字樣的杯子,有魯迅嚴肅又可愛的擺件,有以“自由”爲主題的作家系列明信片,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書……它就像一個公共的客廳,距離每個人的生活都並不遠,人們在書裡、在這些物件裡,讀到關於生活的寓言,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走去,也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種安於當下的自在與安然。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Station 07

大慶·百湖城書藝館|在這裡,藝與書交織在一起

在百湖城書藝館裡,書與藝如此自然地交織在一起,你會在不經意間邂逅名人的畫像,也可能會在書堆裡發現一位同樣停留在此的“思考者”,又或者路過一束穿過彩色玻璃的陽光……有時,藝術就像是在閱讀裡所感受到的美的具象化,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人,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Station 12

武漢•境自在書店|用書拼一個淡淡泛黃的秋天

在漫長的時間裡,境自在和讀者朋友們,一起篩選出了一份滿滿當當的時間的書單,它們橫橫豎豎地鋪滿了整個書店,好像這個店就是以書爲積木拼搭起來的存在,是現實裡的童話,秋天會在這裡永駐,安靜、淡淡泛黃,狹小而遠闊。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書評週刊•新書月榜,期待遇見更多的書店!有意合作的書店或空間,歡迎發郵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閱讀需要主張”,我們相信——好的閱讀過後,會有新的世界出現。

本文爲獨家原創內容。作者:新京報書評週刊編輯部;編輯:李陽、張瑤;海報設計:師春雷;校對:劉軍。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廣告。

最近微信公衆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週刊」設置爲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即刻購買《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