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出口前2月增3.8倍 深圳家居企業如何頻繁“走出去”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治聰 深圳報道

近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迎來了一批中東的產業園投資者,希望能夠吸引深圳的科技企業在當地建廠。

這不是中東地區第一次向深圳傢俱企業拋來橄欖枝,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着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對辦公、住宅和公共場所家居產品需求的增加,大灣區各類傢俱和裝飾品的出口增長迅速,不少深圳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在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建廠,而且正由產品輸出轉爲品牌輸出。

隨着許多企業通過開發新工藝,迅速拓展海外市場。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傢俱及其零件出口值爲846.9億元,同比增長39.8%,其中,深圳傢俱出口額爲117.3億元,同比增長3.8倍,創歷史同期新高。

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左右傢俬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騰新認爲,高質量的貿易除了包含高附加值產品出海外,還應該強調品牌出海的重要性。

家居企業海外建廠更具性價比

疫情之後海外居家辦公需求劇增,直接拉動了國內家居產業的出口增長,也加速了國內家居品牌的出海速度。市場信息顯示,國內多個軟體家居企業如顧家家居、敏華控股、夢百合、喜臨門等品牌今年都加快了其在國外投資自建廠房的步伐。

“曾經深圳的家居成本優勢很大。”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財務總監俞浩表示,因爲成本優勢,20多年前很多海外人士帶着資金和少數幾個工匠就能在深圳成功創業,把產品賣到歐美。

但如今深圳家居企業出海卻不能簡單複製這條道路,市場機遇、稅費優惠、出口便利度等都是深圳家居企業在海外建廠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以阿聯酋爲例,此前印度商人已有成功案例,在迪拜建廠,如果使用印度等外國勞工,其人力成本上有明顯優勢;關稅上,其產品可以直銷本地和歐美,也享受稅收優惠。同時,中東距離東南亞和非洲等木材原產地更近,運輸上也有便利性,這些都可以成爲深圳傢俱企業出海的“參照物”。

據悉,中國家居早期企業主要通過代加工貼牌的形式,將產品銷往海外,但品牌卻“走不出去”。如今,家居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建設,不再滿足於僅僅作爲產品供應商,而是通過收購、合作、海外建廠等方式,希望擺脫低價值的產品代工模式,轉向更高價值的品牌出海模式。

除了阿聯酋以外,墨西哥、印度等地都成爲家居企業擁躉的出海目的地。2022年,顧家家居和敏華控股在墨西哥投資建廠。在此之前,顧家家居還在越南建立了工廠。今年1月,敏華控股在墨西哥蒙特雷一家新工廠正式開業。今年2月,顧家家居墨西哥新萊昂州工廠擴建工程也宣告正式完工。

回顧2023年家居領域的各大上市公司業績報告,軟體家居行業是唯一一個淨利潤增長平均翻倍的行業,其中以海外業務爲主的上市公司表現更爲優異。例如:主營智能牀出口業務的麒盛科技,去年實現營收31.03億元,同比增長16.50%;歸母淨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超6.25倍,是上市家居企業中淨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公司之一。

事實上,國內家居企業對印度、東南亞市場頗爲關注爲之奔赴的主因,或源於二者未來的市場潛力較大。以印度爲例,據Statista的研究,2022年印度傢俱市場的規模大概爲230億美元。到2027年,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90億美元。

加強與海外對接,爲“出海”減輕障礙

出海前景雖好,保駕護航也不可或缺。

在首屆中國家居品牌出海峰會上,不少企業家都提示,家居企業在決定向國際市場擴張時,除了關注潛在的市場機遇和增長前景,也要有面對一系列複雜的內外部障礙的準備和心理建設。

據介紹,我國許多企業,尤其在家居行業,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主要以OEM、ODM等方式從事外貿出口業務,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產品研發和生產。在整個產品研發、設計到生產交付的過程中,企業基本會按照當地市場客戶的要求來生產,包括質量標準和外觀設計等,生產廠家很難主導決策。這是許多企業做品牌出海時,遇到的內部障礙問題。

在近日深圳市政協召開的“推動深圳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重點調研活動投資促進組深聊會上,深圳市商務局對外合作處副處長魯雲帆表示,在深圳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海外的資源仍需加強。深圳市現有的海外資源、渠道、載體、機構雖然都有對接和合作,但系統化和協同化不足,還未完全形成合力。

目前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市場競爭,深圳的企業在向境外拓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問題,如不少企業都會面臨與東道國政府溝通渠道有限的問題。對此,黃騰新建議,深圳可以先行先試,從海外僑胞作爲切入點,通過商會或者統戰部,把海外的華僑組織起來,從這裡入手做一些品牌出海的對接會。

針對企業遇到的海外溝通問題,深圳市戰略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建議,搭建一個綜合性的國際化服務體系和平臺,助力企業國際化發展。同時聯動香港,利用好香港國際化資源和專業人才的優勢,搭建一個綜合性的國際化服務體系和平臺,提供全方位的海外經營信息,以幫助企業瞭解海外市場。

深圳市政協委員、中芬設計園創始人封昌紅建議,深圳可以從小切口着手打出深圳區域品牌效應,形成走出去的一股抱團力量。同時利用好河套等平臺作業,在網絡接入、人工智能等方面率先突破發揮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