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589家融資租賃企業退出行業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周妙妙 深圳報道

5月30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獲悉,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發佈兩份公告稱,深圳有1310家非正常經營類融資租賃企業;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期間,589家融資租賃公司退出融資租賃行業。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全國融資租賃企業(不含單一項目公司、分公司、SPV子公司、港澳臺當地租賃企業和收購海外的公司,包括一些地區監管部門列入失聯或經營異常名單的企業、不含已正式退出市場的企業)總數約爲8791家。

自原銀保監會在四年前發佈《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銀保監發〔2020〕22號,以下簡稱“22號文”)後,各地加速清理“空殼”、“失聯”企業。其中,深圳自2020年開展融資租賃行業清理規範工作,多次開展非現場系統覈查和實地核查,並公示疑似失聯、疑似空殼企業名單以及非正常經營類企業名單。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深圳“清出”融資租賃企業的大致工作流程是,企業開展自查,在相關係統填報基本情況和相關經營數據等並上傳相關材料;隨後機構對相關材料進行篩查;再通過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金融安全大數據監管平臺、前海鷹眼系統,對深圳市存量融資租賃企業進行非現場風險覈查。

基於企業自查、機構篩查和非現場系統覈查形成的企業名錄,再按照“22號文”將企業劃分爲疑似失聯、疑似空殼和違法違規經營類企業名單;並通過實地核查等進一步覈查;之後,將疑似失聯、疑似空殼企業名單進行公示,名單內企業有一定“免死期”,可在公示後1個月內提交相關材料自證。

名單會在公示結束後再根據申訴情況進行調整,最終形成非正常經營類企業名單、待合規整改名單和監管“白名單”。所謂非正常經營類企業主要就是指“失聯”和“空殼”等經營異常的融資租賃公司。

而“出清”方式主要是“改名換姓變賽道”、“自願註銷”、“被吊銷營業執照”三種。

其中,前兩種適用於未按規定報送年報、通過登記住所(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繫的企業,將其依法載入經營異常名錄,並勸導企業申請變更名稱和業務範圍或自願註銷;對於滿足相關條件的,則予以吊銷營業執照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