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公佈十大兒保新聞 每週1兒童受虐致死、7成未6歲

▲家扶基金會公佈104年「十大兒保新聞」。(圖/家扶基金會提供,以下皆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家扶基金會16日公佈今年「十大兒保新聞」,該會統計104/1/1至12/5期間共 465則(344案)兒虐相關新聞,依據事件的「重要性」、「影響性」及「教育性」共同決選出104年度具代表性的十大兒保新聞,依序爲:

1.無良舅公虐童9天,1死1命危2.家暴法張傘 納入目睹家暴兒少3.狠母與男友虐殺嬰 燙熟分屍4.惡魔情侶少女焚屍同夥輪暴 逼9歲童砸石5.不知媽媽永別 5歲童伴屍餓3天6.17歲媽媽溺嬰棄屍 動物啃到剩骨頭7.攜2子女自殺 憂鬱婦恐觸法 8.管教斯伯格兒 母坦承鞭打 9.虐死2歲兒 裸男抱屍坐樓梯10.妒夫6刀殺妻 2兒驚賭嚇哭基金會指出,回顧今年發生的兒虐新聞事件中,有多起嚴重兒童致死及重傷害的案件發生,施虐的手法及方式兇殘,施虐的成因也越加錯綜複雜,引起社會一片譁然。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就有4,879位兒少遭受不當對待,等於平均每天新增26名受虐兒童,且0到6歲的兒童保護案件比例逐年升高,6歲以下兒童遭受不當對待就佔了總兒保案件近四分之一。

根據家扶基金會在今年蒐集的465則(344案)兒虐新聞中發現,共有151則(69案)爲重大兒虐事件佔20.1%,包括兒虐致死、疏忽致死、遺棄及殺子後自殺,不但造成11個孩子嚴重的傷害,更讓53個孩子失去生命。平均每週有一位兒童受虐致死。

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孩子,有36位(67.3%)是未滿6歲的幼兒,且其中又有23位是未滿2歲的嬰兒,凸顯了這些無自助能力且多隱蔽在家的嬰幼兒無辜受害的嚴重性,因此,政府及相關單位應優先針對育有6歲以下學齡前嬰幼兒的高風險家庭建立主動關懷機制,及早了解案家問題並介入關懷協助,將可預防不幸事件的發生。

從家扶基金會選出的十大兒保新聞來看,兒童因遭受不當對待而死亡和重傷害就佔了6則,這些兒童遭到虐待而死亡或重傷害的原因可歸納出失調、失控、失和、失常「四失」因素:

1.家庭功能失調(親職功能不足、經濟弱勢)佔75.37%2.照顧者情緒失控佔46.38%3.關係失和(關係不穩定、家庭衝突)佔21.74%4.身心失常(藥酒癮、身心疾病)佔14.5%

此外,施虐者類型多元,施虐者爲未成年者,或未婚懷孕、奉子成婚的小爸媽,或因家庭關係不穩定而結交的危險情人(如非婚生的男友、網友、同居人等)的議題也值得關注,在十大兒保新聞中未成年施虐者就佔了4則,這些未成年施虐者本身應是被保護的對象,或因目睹暴力而學習用施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再加上「四失」的困境而又缺乏支持系統和資源協助的下,將容易導致悲劇的發生。

▲受虐兒用圖畫表達內心無聲的告白。

長期與家扶中心合作的潘琴葳諮商心理師表示,大家雞婆一點不要害怕說去打電話通報,因爲有可能你一個動作,就幫助了一個孩子。對於受虐兒的親屬師長,潘琴葳也呼籲大家多一點警覺,「如果孩子不正常的情緒指數很高,例如從圖畫中看出衝突與憤怒情緒,或有特殊行爲表現,應多加留意和關心,瞭解背後可能原因。」潘琴葳說,對受虐兒來說,講述受虐經驗可能是一件丟臉的事,心靈受創的他們也可能會出現許多不討喜的舉動,她表示,這時也不宜強迫孩子,而是給予孩子空間,「讓他知道『只要你需要我,我會一直在』,這樣就夠了。」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每當兒虐新聞事件發生,引起社會的關注和討論只是一時的,但對受虐孩子來說,其所承受的傷痛和復原過程卻是漫長且深遠的,今年家扶基金會推出「受虐料理」宣導影片,以溫馨的料理節目方式呈現,但製作出來的卻是令人痛心的「受虐兄妹料理拼盤」,期盼這支影片能夠喚起大家內心的共鳴,希望民衆可以參與「Share movie‧Save kids」行動,將宣導影片轉載分享,讓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能主動關心周遭的兒童及家庭,並用「快樂親子步驟:不閉打小孩」爲自己和他人的孩子料理一輩子的幸福。

「快樂親子五步驟:不閉打小孩」步驟一:「不」要生氣,深呼吸10下步驟二:「閉」上眼睛,靜心10分鐘步驟三:「打」給家扶,家扶專線0800-078585步驟四:「小」孩抱抱,擁抱孩子10秒鐘步驟五:「孩」要大笑,與孩子大笑10聲

▲家扶基金會推出「受虐料理」宣導影片,期盼這支影片能夠喚起大家內心的共鳴。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