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診療實現四大突破

12月13日至14日,第七屆中國血管神經病學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論壇上發佈的《中國卒中學會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指南2024》《急診卒中單元建設指南》顯示,我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療實現了溶栓藥物、溶栓時間窗、動脈取栓適應人羣和卒中診療體系的四大突破。這意味着更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夠得到更有效、更便捷的治療。

中國卒中學會會長王擁軍表示,《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所有二級醫療機構都能開展靜脈溶栓”“靜脈溶栓比例提升至80%”“動脈取栓治療率提升至30%”“再灌注治療的安全性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等。圍繞這些目標,新發布的兩份指南指出我國實現了以下四方面的突破:

第一,溶栓藥物從“1”到“4”。近年來,中國科研團隊圍繞溶栓藥物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截至目前,已證實替奈普酶、瑞替普酶、重組人尿激酶原3種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些藥物經國內科研團隊優化生產工藝後,使用更便捷、價格更低。溶栓藥物從原先的只有阿替普酶1種增至4種,更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有藥可用。

第二,突破靜脈溶栓4.5小時時間窗。“發病後4.5小時以內”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療的時間窗,超過這個時間,往往只能進行保守治療;而數據顯示約有67%至75%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達醫院時間超過4.5小時或發病時間不明。在中國科研團隊進行的一項研究中,應用一項人工智能工具對患者是否存在半暗帶等進行判斷,可以將符合相關條件患者的溶栓時間窗延長至24小時。這意味着大多數患者有了溶栓治療的機會,致殘率可以降低9%。

第三,動脈取栓治療適應人羣擴大。由於動脈取栓治療條件較爲苛刻、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等原因,目前國內動脈取栓治療率僅爲7%左右。近年來,包括中國在內,多國科學家先後進行了6個針對大核心梗死取栓治療的大型臨牀試驗,證明對於這部分患者來說,動脈取栓是有效的。這意味着更多患者可以從中獲益。

第四,優化卒中診療模式。在傳統的診療模式中,患者從到達醫院到完成溶栓治療,需要60分鐘左右。爲了最大化縮短時間,提高診療的精度和效率,科研團隊將傳統急性卒中診療中的臨牀評估、影像評估及治療等關鍵環節高度組織化管理,集中至一個空間,結合移動低場強核磁共振、人工智能、新一代溶栓藥物等,打造急診卒中單元,將患者治療時間縮短至20分鐘左右。

據介紹,上述成果中,大部分研究由中國科研團隊主導開展。“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建設一系列落實新指南的國家體系。”王擁軍介紹,這些體系包括建立覆蓋全國的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培訓中心、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安全監測與反饋系統等。

文:健康報記者 趙星月 通訊員 盧國強

編輯: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覈: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62OCU6KC】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