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翬漁港魚苗寶寶放流 促珊瑚礁更健康

海漁基金會水產所東部中心辦理放流魚苗,呼籲正確生態放流的重要性。(蔡旻妤攝)

成功國小學生開心放流魚苗寶寶。(成功國小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作,於17日在基翬漁港辦理魚苗放流,施放8000尾的「藍鰭雀鯛」及「黃雀鯛」,藉此修復海洋生態系、促進海洋生態健康。

爲保育海洋生態、促進漁業資源根基珊瑚礁生態系更健康,海漁基金會與水產所在成功鎮基翬漁港,施放體長約2公分的黑副雀鯛5000尾與摩鹿加雀鯛3000尾;摩鹿加雀鯛(俗稱黃雀鯛)及黑副雀鯛(俗稱藍鰭雀鯛),是臺灣東海岸潮間帶常見的原生魚種

海漁基金會表示,此次放流的兩類魚種,牠們會吃掉礁石上的藻類,讓珊瑚苗能更順利附着在礁石上成長,促進珊瑚生態茁壯,是值得向各界推廣的放流魚種。並提倡正確的魚苗放流觀念,包括挑選正確的物種、在正確時間及正確地點施放魚苗,藉此達到修復海洋生態系、提升海洋生產力目的

東部中心主任何源興指出,此次放流的魚苗寶寶都是由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三仙臺海域採集的原生種魚,進行專業覆育而孵出的;本次活動邀請成功商水三仙國小與成功國小師生共襄盛舉,共同寫下臺東生態放流及珊瑚礁生態保育史的新頁

何源興說,目前許多宗教團體提倡「放生」活動,此舉原是善意,但在未經評估生物習性及適合環境下,貿然行動,除了造成放生動物死亡,更可能使生態失衡,像日月潭魚虎就是一例;並呼籲有意願放流的機關團體,須事先向漁業署申請通過,亦可將經費捐至海漁基金會,評估後再代爲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