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成因 可供應與可獲取的數量落差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時報出版)

一九四三年春夏之交,饑荒徹底爆發開來了。

究竟是什麼造成一九四二年的糧價-尤其是孟加拉人主食的稻米-急遽飆漲呢?一九四二年並不是饑荒爆發那一年,而是爆發的前一年。大家一般都說一九四二年的糧價就已經迅速攀升,因此才導致糧食恐慌,這說法正確嗎?過了三十年,我成了一名經濟學家,決心要好好研究饑荒,尤其是孟加拉這場大災,結果發現這些流行的說法確實毫釐不差。

對於收入微薄的民衆來說,物價飆升絕對是性命攸關的問題。一九四三年,這問題愈發嚴重,一九四三年八月分的米價已經達到了一九四二年初的五倍之高。這時孟加拉已經有一大羣人不得不捱餓度日了。

事情怎麼會走到這地步呢?問題並不在於英國人沒掌握孟加拉有多少糧食的資料,而是在於他們對饑荒的理論完全錯誤。英國政府說,既然孟加拉有那麼多糧食,那就不可能出現饑荒。整體來說,孟加拉確實是擁有很多糧食,這話一點不假。但是這只是從供應面來說;而當時需求量正急遽上升,直接把糧價推到突破天際。在戰爭帶來的經濟榮景中被拋在後頭的那些人一下子就完全失去了購買糧食的競爭力。

就算糧食充足這件事再怎麼確切無疑,人民也沒辦法光靠知道這件事過活。大家要活下去,終究還是必須仰賴自己購買所需糧食的能力-也就是在市場經濟中與他人競爭的能力。糧食可供應量跟糧食可獲取量之間有巨大的落差。飢餓是人在市場中無法購買足夠糧食時會出現的情況-而不是因爲市場上沒有足夠的糧食所致。我在一九七○年代研究全球饑荒時發現,真正要緊的是關注糧食的可獲取量-而不是糧食的可供應量。

爲了確保城市人口糧食充足,於是政府規定在加爾各答的糧行以固定價格販售糧食。這套配糧體系能有效涵蓋加爾各答的全部人口。政府從鄉間市場以產地價格購買加爾各答所需分配的糧食,結果反而使得產地糧價更進一步攀升,鄉村愈來愈貧窮,捱餓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居民卻能從糧行中買到受大量補助支撐的便宜糧食。政府的政策反而加劇了鄉村地區的災情。(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