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與中國和解 可能比戰爭更可取
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在紐時發表專文,強調臺海緊張升溫之際,看到許多朋友們已因政治開始反目。(本報資料照片)
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臺,18日在《紐約時報》「GUEST ESSAY」(觀點和評論)版面投書,介紹戰爭陰影下的臺灣。龍應臺在這篇文章向國際友人介紹了臺灣民衆複雜的心聲;臺海戰爭還未開打,臺灣內部就已有不同的聲音,各方立場互相指責、對立,撕裂了臺灣社會。
龍應臺說她臺北一位朋友在臉書寫了一篇充滿激情的帖子,敦促臺灣年輕人準備與中國開戰;他認爲,面對中國的奪島威脅,唯一的辦法是靠實力;其他一切都是幻想。儘管已是花甲之年,他還是發誓只要有需要,他會拿起武器。
這種情緒在臺灣之普遍令人感到不安,龍應臺私訊他說,實力應只是臺灣戰略的一部分,政客應表現出真正的勇氣,通過接觸中國來緩和局勢。當一個更強大的惡霸威脅你時,你不應該首先嚐試緩和局勢嗎?朋友回稱「不要做投降派」。
龍應臺透露,這種朋友間的交鋒,象徵着中國已在未開一槍的情況下,分裂着臺灣社會。指責某人是叛國的「舔共」,或通過「抗中」言行來煽動緊張局勢已成常態,這樣的分歧正中中國的下懷。
龍應臺回憶50年代還是學生時,臺灣戒嚴的嚴肅氛圍。在此狀況下,臺灣人爲建立民主社會和經濟成功而自豪。龍應臺認爲,臺灣已證明民主可在中華文化發揮作用。這種焦慮、自豪和毅力的混合體,是臺灣性格的本質,也是那些將臺灣視爲中美競爭下棋子的人,所忽視的東西。臺灣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龍應臺說,在臺灣農村和漁村的市井小民,對中國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有個共同點,即「更接地氣的現實主義」;這是爲了所有人的利益。不是說老百姓認爲抵抗是徒勞的,而是認清檯灣永遠處於中國巨大引力之下。實用主義,甚至與中國和解,可能比戰爭更可取。
龍應臺透露,她的某位朋友不太談政治,因爲怕被說成通敵者,但他支持與中國統一。另一位潘姓農民朋友以中國作爲其主要市場。龍應臺表示,國民黨在2010年與中國簽署貿易協議,允許他的水果在中國超市上架。但民進黨2016年上臺後,中國通過系列禁令收緊市場,他不得不轉銷日本。
龍應臺住在臺灣東海岸,美國衆院議長裴洛西去年8月訪臺,中國在臺灣周邊海域實彈演習。看着臺灣戰機呼嘯而過,她的鄰居發訊息建議,「每戶人家都應種不同的蔬菜,如果戰爭糧食供應中斷,我們可以互相交易。」
漁民朋友陳志和則開玩笑說,如果戰爭爆發,他可以衝到日本沖繩。但他會「像烏克蘭人那樣」抵抗,不是因爲他對中國有惡意,而是因爲靠海爲生的人習慣危險。但他也感嘆許多臺灣年輕人沉迷於手機,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
龍應臺在文末提及,臺灣明年1月將舉行總統選舉,對抗中國還是尋求和解,將在未來幾個月對臺灣所有人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國民黨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如果民進黨保留權力,誰知道呢?陳志和對龍說,結果無論如何都無所謂,因爲美國和中國決定臺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