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下滑怎麼辦?兩融業務發展新思路有哪些?中信證券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迴應多個熱點問題

3月27日早間,中信證券召開了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本次說明會上,兩融業務逆週期調節下的應對策略;IPO承壓之下如何應對;對中東、東南亞等國際業務未來如何佈局等諸多問題成爲了分析師等機構關心的熱門話題。

看點一:IPO下滑怎麼辦?

2023年,A股IPO企業數量及發行規模均有下降,全市場合計313家企業完成IPO,同比下降26.87%,發行規模3565.39億元,同比下降39.26%。再融資發行規模同樣有所下降,再融資(現金類及資產類)規模7778.91億元,同比下降29.26%,

事實上,IPO的數量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減少,也傳到至投行業務的IPO的盈利。

境內股權融資方面,中信證券在2023年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140單,主承銷規模人2779.13億元(現金類及資產類),市場份額24.50%。而在2022年度,中信證券完成A股主承銷項166單,主承銷規模3763.17億元(現金類及資產類),市場份額22.31%。具體來看,公司2023年完成IPO項34單,主承銷規模500.33億元,市場份額14.03%。而在2022年中信證券則是完成IPO項目58單,主承銷規模爲198.32億元,市場份額25.53%。

那麼,IPO下滑之後,又該如何去應對?

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認爲,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相關政策,爲投行業務帶來了增量的業務機會。在活躍資本市場的框架下,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提高發展質量,併購業務這應該有希望加快發展。監管要求強本強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預計爲專業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強的保薦機構帶來業務機會。繼續推動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資企業國際業務有發展的潛力。

近兩年,更多中資企業選擇歐洲市場發行GDR,而中概股和紅籌企業迴歸的範圍也在擴大。

對此,某券商投行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併購,還有推薦去港股市場IPO方向,都是投行條線存在的機會。”

看點二:國際業務快速發展

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是中信證券2023年報中的一大亮點,同時,也是本次業績說明會上被問及最多的話題。

作爲全資子公司的中信證券國際,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6.02億美元,利潤總額2.84億美元,淨利潤2.46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3.29%、65.56%、96.53%。

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李春波認爲,2023年通過持續深耕客戶市場、積極推進產品和業務創新、繼續提升了客戶服務能力。談及如何佈局中東市場、日本市場及東南亞市場時,他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積極調研探討佈局中東的可行性。相關市場的發展爲公司提供了潛在收入增長的業務機會,公司會繼續擴張及深化相關市場,捕捉中國企業產業鏈國際化的機遇及滿足中國機構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的需要。

看點三:融資融券逆週期調節下的策略

2023年以來,兩融業務中的融資業務市場需求穩步回升,融券業務的需求下半年規模有所下降。

在本次業績說明會上,中信證券表示,公司去年融資業務的規模同比上升了11%,融券業務的規模則是同比下降28%,兩融業務整體規模則是同比上升了約3%。公司對融資類業務始終是保持着嚴格的風險管控標準。2023年末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存量負債客戶的平均維持擔保比例是275%,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平均維持擔保比例是223%,都保持在比較安全的水平。

近期監管機構對兩融業務提出了新的指導意見,也優化了兩融業務的相關細則。證監會也明確提出了要加強對融資融券業務的逆週期的調節機制。

中信證券張皓認爲,兩融業務方面,首先是聚焦於發揮兩融交易工具的功能,積極穩妥的向合格投資者和實體企業提供合理的融資服務。其次,結合投資者的需求,爲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定製化和差異化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充分發揮兩融工具資產配置等功能。最後,持續強化信用重點工作,不斷優化證券集中度管理,密切關注市場輿情,及時進行壓力測試,對客戶的持倉結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梳理,儘可能對風險早排查、早發現早處置,確保兩融業務的健康發展。

看點四:新開戶超過100萬戶

截至2023年底,中信證券在財富管理客戶數量累計達1420萬戶,新開戶數量超過100萬戶,市場佔比同比提升了4%,創出歷史新高。託管客戶資產規模保持10萬億級,同比增長4%;客戶託管市值在整個市場A股總市值的佔比是13%。

楊明輝表示,中信證券在2023年進一步完善了買方投顧配置服務體系,多層次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客戶個性化的差異。在財富管理轉型方面體現主要有:豐富公司的財富產品體系,滿足客戶財富保值增值傳承的場景需求;完善的服務體系,建立起投資研究的顧問一體化的體制,賦能員工的專業能力,提升客戶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