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沛瀅玩媒材 魔髮雕出慾望

黃沛瀅的《慾望魔發》系列,每個作品都設定了人物角色反應衆生相。(李怡芸攝)

李怡芸/臺北報導

從早期保溫管竹管泡棉霓虹燈管、串珠螺絲,到近幾年的瓦楞紙金屬墊片華司),雕塑藝術家黃沛瀅「玩」過的媒材無數,對她而言,既像是一場又一場的實驗冒險,又是跟着感覺走的遊戲方式與呈現不同,但對她而言「都是形形色色人生樣貌

近期於臺北彩雲藝術空間舉辦《綺麗的語境個展,展出黃沛瀅2008年迄今的13件作品,與過去她一些大型的公共藝術或整體空間展不同,此次均爲小形作品,亞洲文化協會臺灣基金會執行長藝評人張元茜指出:「黃沛瀅的公共藝術作品對空間有翻動的能力,而小作品中亦見自我圓滿。」在其《慾望魔發》、《華司女孩》等系列中,大有黃沛瀅在其中「搖滾」的精神性

運用瓦楞紙爲媒材,黃沛瀅自言:「這樣的材質來源於樹,對我來說是有生命的。」在一次堆疊瓦楞紙的過程中,她有感於紙堆彷彿人穿着禮服般,「感覺是瓦楞紙在教我」而瓦楞紙的孔隙又讓人聯想於人的細胞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講師北辰便指出:「黃沛瀅的材質語言就很溫暖」。

黃沛瀅的《慾望魔發》系列,以瓦楞紙堆疊、雕塑出不同的女性面容,頂着各式髮型,但仔細看皆是黃沛瀅欲表達的衆生相。「有的人我設定是海產店老闆,她的髮髻其實像是海鮮垂掛;有的是設定成植物園贊助人,有權有勢;有的是海釣協會會長……」以此係列幽默表現「相由心生」。

最近創作的《華司女孩》系列,則是延續過去公共藝術的經驗與靈感,以不鏽鋼鑄造女體部分,再以華司一片片焊接成「魔發」,在黃沛瀅看來,華司同樣像是細胞般可不斷髮展、變化。於是〈彩雲〉呈現了從河中浮起的女子手中浮着由華司組成的雲朵;〈朵拉〉的華司發也像是雲朵般飄動,「看似我們主宰着思維、慾望、夢想,但又彷彿人才是被主宰的」。對黃沛瀅而言,一切從有趣、實驗出發,讓生命感受與媒材,在作品裡有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