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螢」光臨!等了24年 黃緣螢再現蹤大安森林公園

▲睽違24年,大安森林公園終於又見到螢火蟲蹤跡。(圖/取自北市動物園臉書粉絲團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好久不見,24年了,螢火蟲終於回來了。夏天即將到來,常在鄉下可以看到的螢火蟲,要在臺北市看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在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處和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成功覆育螢火蟲,這一刻等了24年。近日附近的居民發現螢火蟲的蹤跡,紛紛直呼太驚奇了。

爲了要把臺北市打造成「夜光城市」,臺北市工務局、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和文山社區大學共同合作的螢火蟲野放活動,經過長時間的覆育,終於讓牠們現身在大安森林公園內。

這次覆育螢火蟲品種是「黃緣螢」,它是臺灣三種水生螢火蟲的一種,主要棲息在池塘流速緩慢且水質良好的水域環境。其中位於淺山地區的文山木柵公園,原本是黃緣螢的棲息地,但隨着外來生物植物的侵擾,加上水域環境的泥沙淤積,導致黃緣螢快速減少。

相關單位選定北市榮星公園、木柵萃湖公園與大安森林公園等3處進行復育螢火蟲的行動,公園處表示,3處地點又以大安森林公園的覆育難度最高。由於當天每天有超過上萬人活動,加上照明密集,讓螢火蟲覆育的過程可說是難上加難。現在看到成果,除了讓北市展現「生態首都」的決心外,也將會以這樣的經驗爭取「2017世界螢火蟲年會」的主辦城市。

由於大安森林公園還處於覆育階段,公園處也呼籲民衆前往觀看螢火蟲時,不要用手電筒強光照射。這次覆育黃緣螢成功的經驗,不少民衆直呼「不必再大老遠跑到郊區了!」本月30日,即將在大安森林公園進行第二屆生態博覽會

▼動物園覆育的螢火蟲。(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