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養網軍 談何民主

(圖/本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今年的雙十國慶演說,除了「臺灣」這個高頻詞外,最多次提及的就是「民主」一詞,共24次,且多與資訊戰、錯假訊息、境外勢力做連結,然而回想過去一段時間民進黨操弄網軍的案例,從卡神楊蕙如、反串小編林瑋豐、林秉樞案、到最近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的哥哥在網上錯誤爆料攻擊對手高虹安等,民進黨散佈的錯假訊息還少嗎?但是當「自己人」被抓到總是輕輕放下,其他的合理質疑,則會動輒被扣上「認知作戰」、干擾民主,破壞團結的大帽子來逃避監督,以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實。

捍衛民主價值,是臺灣的全民共識,民主社會確實也自有一套糾錯機制和自我修復功能,可以讓真理越辯越明,社會不斷進步。但重點是要有真實的訊息,若政府帶頭散佈錯誤扭曲訊息,企圖愚弄民衆,則與民主精神背道而馳。

「1450」最近幾年成了網軍的代名詞,就是因爲農委會自己承認在2019年花1450萬元預算用於「加強農業訊息因應對策計劃」,招募人員在社交平臺進行「訊息實時澄清」工作。事實上這只是冰山一角,幾乎所有政府部門最近幾年都在社羣媒體宣傳包裝上,投注不少資源。

政府正確的資訊或實用的政策,通過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合情合理,但若刻意散佈錯誤訊息還想引導輿論以攻擊政敵,就十分不該。

最近的例子,則是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的哥哥,在自己經營的評論時政臉書社團,錯誤爆料稱民衆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靠特權就讀北一女,隨即被高虹安陣營拿出事實反駁。對此鄭運鵬則解釋,哥哥是超過50歲的成年人,對很多事情和意見都有個人看法,本身有自己的工作,並未協助輔選,兄弟倆也未曾和對方討論政治。

可以說,民進黨在操作網軍發佈錯假訊息做政治攻防時,若成功帶起風向,就會將錯就錯,收割政治利益,但是當錯誤訊息被抓包駁斥,遭遇「翻車」時,就會火速切割或輕輕放下,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但是民進黨政府面對外界質疑自己的意見時,如果批評的有道理,無法馬上據理反駁時,則時常會先扣上認知作戰、破壞團結、錯假訊息的帽子,或是推給「境外勢力」;明眼人都知道所謂的「境外勢力」就是指中共當局,也就是把這些質疑與批評先抹紅了再說,這樣附和批評的人,就變成了「中共同路人」。像日前媒體人周玉蔻把慈濟也罵成中共同路人,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別忘了,2019年4月,正與蔡英文角逐民進黨總統提名的賴清德曾表示,民進黨需要一場君子之爭,希望蔡總統能「要求她的網軍停止攻擊我」,這是民進黨自己人對蔡總統養網軍的經典認證。羅蘭夫人曾感嘆:「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如今我們也要感嘆:「民主,民主,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