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碳費三子法」預告出爐!依碳洩漏風險 分3期調整收費

環境部預告攸關碳費的三子法,確定包括鋼鐵、水泥等高碳泄漏風險行業將不適用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起徵點。 圖/shutterstock

環境部29日預告攸關碳費的三子法。確定包括鋼鐵、水泥等高碳泄漏風險行業將不適用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起徵點,但可享第一年最低0.2的碳泄漏風險係數值,鼓勵高碳泄漏風險行業進行自主減量。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強調,碳費制度的目標爲提供減量誘因,而非財政工具,今天這個草案將作爲收費對象及及早規劃減碳措施與路徑的重要指引,逐步邁向2050淨零目標。

在碳費收費辦法草案中,收費對象仍爲全廠場直接排放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排放產生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以上電力業及製造業,約550家,並依照行業別之排放密集度及貿易密集度認定高碳泄漏風險事業,目前確定包括鋼鐵、水泥業都會被列入。

環境部在收費辦法中針對高碳泄漏風險事業單位設計過度機制,分三期誒與不同的碳泄漏風險係數值,分別爲0.2、0.4、0.6,作爲調整收費臺放量之用,但如果要適用這機制的高泄漏風險產業必須要提出自主減量計劃。

針對減量減量目標,草案中訂定二種指定目標的計算方式,採用較嚴格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 SBTi 之行業,將適用較優惠的優惠費率;若採用國內外排放技術標竿、達成2030年國家自訂貢獻前提下所定之技術標竿,則是用另一種優惠費率。

自願減量專案部分,預計在國內執行非碳費徵收場域取得的減量額度可以獲得1.2的加成,但扣除上限不得超過收費排放量的10%;國外減量額度上限可抵扣至5%,但只有非高碳泄漏風險之事業單位纔可以使用。也就是說,非高碳泄漏風險事業單位可扣抵至15%、但高碳泄漏風險事業單位僅可扣抵10%。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