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多位臺灣經濟學專家與120餘位在漳臺商臺胞,共同交流大陸投資創業經驗。(中新社資料照片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依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報告,2019年臺灣整體上市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新臺幣3744億元,繼2018年創3695億元歷史新高後再攀高峰,也是近10年來第5次刷新紀錄。2019年正是中美貿易戰火熱時刻,也是大陸經濟下行壓力最嚴重一年,外商加速撤離大陸傳言甚囂塵上,臺商大舉迴流更成爲蔡政府引以爲傲的政績。但事實證明,大陸市場依然甜美。

報告中清楚點出,4696家的大陸轉投資事業中,超過一半獲利,其中1/4獲利超過1億元以上,4成超過5000萬元。細分產業類別,獲利超過百億者,除了以外銷爲主的電子產業外,水泥、食品及塑化等專注內需的產業,也紛紛擠進百億俱樂部。隨着大陸外需轉內需的經濟結構調整,臺商營運重心與方向也跟着轉移,從過去側重加工出口模式,轉而強調內需市場的佈局,最終形成多角化經營型態

續創新高的轉投資獲利表現,以及明確且快速的方向調整,清楚說明臺商不只沒有放棄大陸市場,反而更加投入以因應情勢變化。這跟前些時候大陸美國商會所做的投資調查結果,幾乎完全吻合。根據美國商會的調查,有高達6成以上的美商表示,大陸還是全球最好的3個投資地點之一,即使中美貿易戰造成大陸經營成本提高,但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而言,大陸的競爭優勢並未因此而大幅下滑。多數美商仍願意持續耕耘大陸市場,除非獲利情況出現明顯變化。換句話說,不管是臺商或美商,撤出大陸與否的關鍵因素,主要還是在於成本效益考量,政治因素頂多只是一個短期干擾項而已。

特別是從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來看,歐美各國經濟活動急速萎縮,至今未見緩減,大陸經濟反而展現出韌性的一面。不只生產線的復工復產狀況優於預期,內需消費及投資的活力也逐漸恢復,似已成爲全球經濟復甦領頭羊,就如同2008年金融海嘯,成功帶領全球經濟走出衰退陰霾。最近臺灣半導體設備及電子零組件大廠營收表現亮眼,並未受到疫情太大沖擊,市場普遍認爲是大陸訂單的支撐。

這個事實透露出,這些年來民進黨想在經濟上與大陸切割,根本就是大錯特錯。從全球化角度及島國經濟發展模式來看,像臺灣這類島嶼國家天然資源缺乏且內需市場過小,需要龐大的腹地支應供需兩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會與周邊鄰近大國,形成高度的依賴性,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也就是說,兩岸經貿脣齒相依,並非是刻意爲之,而是雙方企業及民衆出於自利動機,自然而然形成的比較利益結果。

綠營專家學者喜歡用臺灣出口大陸比重高達4成做文章,過度依賴大陸會讓對方掐住臺灣經濟命脈,必須降低比重減少對大陸的出口依賴。殊不知,即便是土地面積大過臺灣數倍的英國,即使堅持脫歐,卻從不諱言高達5成以上的對歐盟出口比重,是其主要的經濟貢獻來源,更不會想在經濟上跟歐盟切割與脫鉤。因爲他們清楚知道,一旦跟歐盟劃清「經濟」的界線,經濟只會變得更糟,不會更好。

臺灣何嘗不是。在民進黨執政這4年多來,特意污名兩岸關係的結果,就是4年平均經濟成長率掉到只剩2.7%。對比之下,一向被民進黨拿來嘲弄,做爲取笑對象的馬政府時期,8年平均下來都還有3%以上。更何況,這還是未加計今年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情形。如果一併考慮進來,蔡政府執政期間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可能連保2都有問題。

兩岸經濟交流正常化,是馬政府時期堅持的大原則,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惡化,但大陸未改初衷,520前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10部門今聯合印發應對疫情惠臺《11條》措施,幫助臺商、臺企在大陸的發展。對臺商、臺企而言,這是大好的消息。

面臨大陸經營環境的轉變,部分臺商選擇回臺投資,但並不意味放棄大陸市場。大陸消費市場前景依然看好,臺灣上市公司在大陸轉投資事業獲利不斷躍進,代表在大陸根基深厚。即便忠言逆耳,我們還是要強調,兩岸好,臺灣會更好,企盼主政者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