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長彭啟明:明年提減塑新邏輯 限塑範圍將擴大

環境部長彭啓明。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昨(25)日在南韓展開,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臺灣將於明年提出新的減塑邏輯,2030年全面禁用購物用塑膠提袋、塑膠吸管、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免洗餐具的目標不變,但限塑範圍將擴大,並制定2035年減塑目標。

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昨日於南韓釜山展開爲期七日的會議,臺灣環境部也派員參加。彭啓明昨日在臺灣召開記者會,強調將密切注意談判進展。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

彭啓明表示,塑膠公約談判展開,環境部非常關注這樣的觀念,因爲「塑膠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減碳要看到的時間比較久」,未來有很明確的公約開始進行,包括生活型態、產業都要做出極大改變。

臺灣2002年起推動七類場所減塑,2018年配合塑膠公約推出臺灣限塑目標至今已六年,明年邁向2025年,是原定全面限用的檢核年,目前購物用塑膠提袋、塑膠吸管、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免洗餐具四大項目中,僅購物塑膠提袋與一次外帶飲料杯可部分達成,原先目標恐難達到。

彭啓明表示,規劃明年初邀請公民團體共同討論,並與各界溝通,推動減塑工作,配合《循環經濟促進法》修法,透過法令引導促進塑膠資源循環。

彭啓明說,2025年全面限用期限將至,估計可能無法達到,例如民衆較不能接受在市場、早餐店推動限用塑膠購物袋這些政策,但這已是六年前所提,環境部須務實地重新設定減塑目標,但不是自己訂,而是要與環團、各產業溝通,預計明年上半年提出。

至於2030年全面禁用四項塑膠產品的目標不變,但會擴大限用品項,像是包材、網購包裝等,並制定2035年減塑目標,同時搭配推動替代塑膠的相關製品。

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循環署將追蹤談判進度,並推動各項減塑政策。如此次塑膠公約順利完成談判,日後生效後,將預先盤點我國現行相應法令措施,參考國際趨勢,透過各項推動策略達成減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