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痔瘡男如廁出血便 檢查竟是大腸癌

戴男痔瘡問題,認爲上廁所出現血便、糞便形狀變細症狀爲正常,經大腸檢查後發現,右側大腸有扁平息肉,並被確診爲第一期升結腸癌。(門諾醫院提供/羅亦花蓮傳真)

以往大腸癌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不過隨生活型態改變,近年不少30至40歲年輕人罹病。醫師強調,罹患大腸癌存活率關鍵在於「發現的期別」,透過定期檢查,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一名50歲戴姓男子,上廁所時發現有血便、糞便形狀變細等症狀,原以爲是痔瘡問題,不願做大腸鏡檢查,不過因症狀遲遲未改善,在醫生苦勸下終於接受檢查,沒想到其大腸出現息肉,經醫師確診爲第一期大腸癌,所幸透過手術切除,無須接受化療只須定期追蹤,戴男也因而鬆了一口氣。

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巖表示,戴男本身有痔瘡問題,認爲糞便潛血檢驗陽性爲正常,而不願做大腸鏡複檢,一個月後,接受檢查後才發現右側大腸有扁平型息肉,且經確診爲第一期升結腸癌。

戎伯巖說,據國健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成人終生約有7%機率罹患大腸癌,也就是每15人中就有1人會罹患。50歲以上糞便潛血陽性者,2人中1人有大腸息肉,5人中1人是癌前期大腸息肉,20人中則有1人罹患大腸癌。以往大腸癌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不過隨生活型態改變,近年不少30至40歲年輕人罹病。

戎伯巖指出,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要8至10年,大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出現血便、解便習慣,糞便性狀改變、體重減輕、腹部疼痛腸道阻塞、體力變差等症狀,多已是晚期表現。

罹患大腸癌存活率關鍵在於「發現的期別」,戎伯巖強調,透過定期檢查,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以第一期、第二期患者來說,5年存活率超過7成,第三期雖因淋巴結轉移,但5年存活率至少仍有5成以上;不過維持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能降低3成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戎伯巖呼籲年齡超過50歲、有肥胖、抽菸、久坐,缺乏運動腺瘤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炎性腸道疾病等家族病史者,及飲食總是高熱量纖維者,都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沒有危險因子50歲以上民衆,則可善加利用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確保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