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玉里大橋重建 農曆年前發包施工

918強震,玉里大橋南下橋樑受創嚴重,將原地重建。(王志偉攝)

918強震東部受創,跨越秀姑巒溪的玉里大橋,南下北上雙橋樑都發生變形隆起破裂,補強後北上橋開放雙向通行,但南下樑柱位移、止震墊破裂,現已封閉,立委傅崐萁30日邀公路總局現勘,評估補強至少花2億且還可能再被震塌,將原地重建,經費41億元,工期4年半,預計農曆年前發包施工。

玉里大橋是1977年、1994年建造的「兩代橋」組成,因位於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918強震來襲時,2座橋樑受創,傅崐萁、玉里鎮長龔文俊、公路總局副局長林聰利、第四區養護工程處長林文雄等人昨現勘。

公路總局表示,北上橋樑修補後,暫無安全疑慮,已通車;但南下橋樑遭推擠位移,橋樑與橋面「止震塊」都已破損,剩下約20公分,還發現橋樑縱向錯位,整個預力樑縱向推擠25到30公分,伸縮縫也有約1公分錯位,評估補強工程費用2.1億元,若再發生地震仍有塌陷可能,決定直接改建新橋。

公路總局說,因應板塊擠壓造成大橋東端「每10年長高30公分」的特性,橋樑設計將「預留彈性」,海岸山脈的西端設計時擡升60公分,20年後大橋東西端就會一樣高,再過10年也就是完工後的30年,東端又會高出30公分,到時將西端再墊高90公分,讓兩端高差再恢復到原本的60公分;大橋可降低地震衝擊,拉長橋樑壽命。

林文雄表示,兩座都屬老危橋,將採「半半施工」,會先敲掉南下橋樑,完工後先通車,再來施工北上橋樑,可減少工期與緩解車流量,先前流標3次,預計農曆年前可決標發包。

傅崐萁表示,北上橋樑目前兩端行駛,尤其春節車流量大,提醒注意安全,改建部分需要儘快,他會在立院督促進度,也感謝交通部公路總局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