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只能穿護士鞋? 她批:「專業形象」不該被約束

護理師一定得穿上白色護士鞋才專業嗎?(圖/達志示意圖

文/Patty Chou

近日衛生局公文醫護人員注意,染髮及指甲油影響「專業形象」。這讓我想起去年醫界的一個話題:爲什麼臺灣的護理師被規定一定要穿不舒適的「護士鞋」,而不能穿自己覺得工作起來最舒服的休閒鞋或運動鞋?我不禁想問,什麼是所謂的「專業形象」?什麼又是所謂的「專業」,其實簡單來說,只要是別人會,你不會的,就是一種專業。弔詭的是,我們如此的在乎「專業形象」,但是捫心自問,我們尊重所謂的「專業」嗎? 如果你曾經在醫院觀察過醫護人員的鞋子,大概不會看到十公分的細跟鞋,清一色是好穿、舒服的氣墊鞋、勃肯鞋等。因爲工作時常必須走動,大家的穿着都以舒適、方便爲主,從來也沒聽過病人會有類似「她的護士服沒有腰身,好不專業!」的投訴。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過去,鞋子的功能不外乎是保暖及保護雙腳,「現今鞋子的功能演變成了時尚美化配合衣飾、尊重場合等等文明代表,人們反而忽視了鞋子也有可能傷害我們的腳。」

問題來了,爲什麼全醫院只有護理師不能選擇最能減輕身體負擔的鞋,而是被規定得穿護士鞋?聽說,只因爲白色的護士鞋被視爲一種專業的保證。依照這樣的邏輯,上一秒幫妳快狠準on上cath【注一】的護理師,換上NIKE後,就連針都拿不穩了?

大家可能跟我一樣,很習慣在醫院看到護理師們腳上穿著白色、頭大大、厚底,所謂的「護士鞋」。然而,撇開刻板印象,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邏輯爲什麼不是反過來:「護理師腳上穿的就是護士鞋」? 沒錯,有時候醫療從業人員的「專業形象」確實會影響到民衆對於對方「專業」的信任感,但是一個單向、不能反推的論述。

醫界友人M曾經跟我說過一個故事,某天一位intern(實習醫師)被派去幫一位女士換藥,但卻被轟出來,友人M非常得生氣,認爲患者怎麼可以因此就對學弟發怒、拒絕換藥,甚至大聲要求換人,於是決定去了解一下情況。

看完學弟後,M瞬間恍然大悟,「要是我是病人,我也不想給他換藥。」學弟身穿一件非常不合身白袍,白袍裡還是一件卡通T-shirt,「重點不是你穿什麼衣服,也不是衣服到底何不合身,而是當你還很菜的時候,你的自信和氣勢是要用裝的,裝久了,自信和氣勢就是你的了,病人對你的信任度也會增加。」

那並不是一個很困難的傷口換藥,所以經過醫學系多年的洗禮,學弟不可能不會,只是因爲剛出道的他,缺乏自信和氣勢,讓患者誤會他連這點專業也沒有,不夠格替她換藥,「幫我叫主治醫師過來!」最後,友人M教育完學弟後,帶着他一起回去幫那位太太換藥,太太也開心接受了,這個故事後來有了美好的結局。 不管在哪一個產業都一樣,當我們的專業度還沒有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自然會缺乏自信和氣勢,所以我們可以或也可以說必須靠着一些穿搭,或配件來催眠自己,邏輯雖然是這樣的,但是這卻不能反推。

何謂醫療從業人員的「專業形象」?又該由誰來定義? 醫療從業人員保持甚至持續增加自身的「專業」,這是職責,這是義務,這是對自己工作、患者、家屬、整個團隊的負責,但是「專業形象」不該被限制與約束,畢竟,若我們因爲他們的外型穿着、體型等,便質疑他們的專業,這又是什麼邏輯呢?

【注一】cath是醫院內「catheter, 導管」的簡稱。on cath也就是醫護人員所謂把點滴的軟針插進血管靜脈)的動作諮詢專家:醫療專欄作家 周欣悅(Patty Chou)本文經授權轉自:護理師的指甲油與染髮劑★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