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射教育11箭 喊調整去中化課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中)、黨主席朱立倫(右二)出席身障社福團體後援會成立大會。(張鎧乙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召開教育政策記者會,並提出11項主張,以「不能遺忘任何一個人」爲目標,解決目前幼兒教育、108課綱、技職教育、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包括檢討108課綱,加碼補貼5歲幼兒就讀私幼共2萬元,補助私立大學學雜費增至5萬元,以及學貸免繳本息寬限期延長爲畢業2年等。

對於檢討108課綱,民進黨執政以來,全面去中國化的內容,是否要做調整?侯友宜認爲,這會在全國教育會議中充分討論,按照客觀中立、公開透明方式,面對歷史、文化、社會、多元族羣的發展,但中華民國的歷史及中華文化是大家的根,不該被遺忘,會在課綱中重新審慎檢討。

侯友宜提出11項教育政策主張,包括提高教育經費編列下限1%、5歲幼兒教育經費投資加倍、英語教學回到英語課堂、AI教育創新促進數位平權、突破偏鄉教育限制、全面檢討108課綱、技職引領未來、支持大學自主權、學貸免息、穩定教師待遇與福利、擴大終身教育經費並鼓勵終身學習。

侯友宜認爲,爲縮短公私立學雜費差距,定額補助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逐年將補助金額從3.5萬元增至5萬元,同時擴大吸引境外生來臺,研議放寬境外生來臺限制。此外,主張學生學貸免繳本息的寬限期,從畢業1年延長爲畢業2年。

賴清德競辦發言人陳世凱表示,副總統賴清德最早在今年6月就提出要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當時侯友宜與國民黨稱此項政見是「大撒幣」,沒想到晚了幾個月仍跟進,真的是口嫌體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