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繼無人 嘉縣朴子移屋技術恐失傳
郭明船(左)最近帶着兒子郭梵迪(右)到新北市進行樓房升高工程。(郭明船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臺灣移屋產業主要集中在嘉義縣朴子市崁前、應菜埔2個村落,建物有需要移動、轉向或升高、扶正,就能看見移屋達人身影,又有「現代版愚公」之稱,鼎盛時期曾高達20多家,但隨着專業匠師凋零、產業式微,現僅存可能不超過10家。61歲移屋業者郭明船兒子郭永億、郭梵迪原是職業軍人,爲承接家業,毅然返鄉跟着爸爸歷練,最近雖貼出徵才告示,但僅1人應徵,讓他們憂心專業技術瀕臨失傳。
公開求才 僅1人應徵
「全臺灣只有我們這邊有!」郭明船說,朴子移屋產業歷史可追溯到60年前,當時有人赴日本學習猶如日據時期阿里山搬運神木的拖移技術,再帶回朴子研發變化,進一步讓房子「向前走」、「向後轉」,過程也孕育許多匠師,逐漸形成移屋產業聚落,到了他父親時期,已有一羣人從事移屋工作。
郭明船出社會做過各種工作,直到父親希望他回來幫忙,纔開始入行,迄今已30多年,早年接單量最大時,是921大地震及早期都市計劃道路拓寬後,過去也曾遷移各大小宮廟、古蹟等。10多年前,臺中烏日大鐘印染廠的顏水龍馬賽克壁畫遷移至桃園中壢,也是由他們負責。
他說,幾年前,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副教授蘇明修來訪談,提到「(移屋產業)不能斷層,一定要留下去」,一語敲醒他,他擔憂移屋產業消逝,於是要兒子們趕緊退伍,無論未來是否從事這項產業,至少先把爺爺留下來的技術學起來再說。
吃苦又勞力 留不住人
郭明船說,移屋必須全省跑透透,而且還得不怕吃苦、日曬,只要有意願、肯學或有能力,即使沒經驗沒基礎,他們也樂意傳授技藝,儘管如此,他嘆「但真的招不到人」,尤其,老匠師退休後,年輕一代流動率達9成以上,專業移屋技術傳承讓業者們都傷透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