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破壞一帶一路聯通亞歐 陸迴應去風險的中國方案

外媒稱紅海危機破壞一帶一路聯通亞歐,陸大使迴應去風險的中國方案。(大陸駐歐盟使團)

中國大陸駐歐盟使團微信公衆號消息,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當地時間12日在歐洲知名媒體《歐盟動態》發表題爲〈「一帶一路」合作是歐洲「去風險」的明智選擇〉的署名文章。指出當前全球貿易愈發受到地緣形勢影響。在烏克蘭危機和以巴衝突延宕同時,一場全球航運危機又在「紅海風暴」席捲下迅速上演,令全球產供鏈再度面臨嚴峻風險。「一帶一路」正是地緣政治「去風險」的中國方案。

傅聰稱,紅海是中歐海上貿易的咽喉要道,地區安全形勢惡化令中國和歐盟首當其衝。據統計,60%中國對歐出口貨物需通過紅海運輸。地區局勢失穩以來,90%貨櫃船不得不繞行非洲好望角,使中歐間單程航運至少增加12天。航線改道導致運價大漲,目前從中國義烏向歐洲發送貨櫃單價相較去年12月漲幅已超兩倍。航運受阻也給歐洲原本脆弱的供應鏈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特斯拉、富豪、宜家、H&M等跨國企業在歐洲的生產、銷售受到衝擊。

傅聰指出,面對複雜動盪全球地緣形勢,特別是紅海危機爆發以來,中歐「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中歐班列以快速、穩定、可靠的優勢,迅速提供陸路替代運輸方案,爲中歐龐大的貨物貿易往來保駕護航。經過十年發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8.5萬列,通達11個亞洲國家的100多座城市和25個歐洲國家的200多座城市,給中歐企業提供了多樣化選擇。隨着紅海航運量減少,中歐陸上貨物運輸逆勢上漲。統計顯示,中歐班列業務諮詢量翻了近一番,多數班列平臺公司更是做出「未來鐵路運輸將極大增長」的預判。可以說,中歐班列已經成爲中歐貿易關鍵時刻的「生命通道」。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另一重要內容——中國參與建設的「跨裡海國際運輸走廊」也格外引人注目。在烏克蘭危機和紅海緊張局勢背景下,這條「中間走廊」貨運流量同樣迅速增加,爲歐洲關鍵礦物和能源供應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傅聰強調,有西方媒體近日表示,紅海危機從根本上破壞了「一帶一路」倡議「聯通亞歐」的既定目標。事實恰恰相反,中歐班列在紅海危機中凸顯出的獨特作用,正是共建「一帶一路」必要性和前瞻性的真實寫照。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對於一個信任普遍缺失、危機不可預測的世界來說,唯一能夠保護全球共同利益的途徑就是儘可能增加供應管道,即建設更多的「帶」、更多的「路」。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越來越多國家認識到這一點,並加入到繪製全球「帶」「路」建設的藍圖中來。

傅聰表示,當前,中國正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明確提出,中方將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品質發展,參與跨裡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會同各方搭建以鐵路、公路直達運輸爲支撐的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加快陸海新通道、空中絲綢之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