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變巧手 鄭陽晟做工不只求溫飽

鋼鐵雕塑鄭陽晟國中畢業開始投入機械修理,但卻因緣際會轉換跑道,投入藝術創作。(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要做工作,乾脆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修車廠工作超過30年的黑手師傅鄭陽晟,17年前毅然決然投入藝術創作,從爲人修車、藝術創作代工角色搖身一變,成爲投身公共藝術的全職鋼鐵雕塑家,如今在臺灣燈會屏東鄉間小徑臺東海岸邊等地,都能看見他的作品。對他而言,工作不只爲求溫飽,更要自己「做得歡喜」。

鄭陽晟表示,自國中畢業後,他開始學習重機械修理,從家鄉屏東的修車廠開始,陸續於桃園、臺東及花蓮等地工作,日復一日的練習,他也對機械的瞭解更加全面。能與鋼鐵雕塑結緣,則來自於一些害羞而特別的訪客。

鄭陽晟說:「他們來修車廠,也不是爲了修車,是害羞地跑來跟我要修車廠的零件。我很好奇他們要那些零件做什麼,原來他們都是爲了自己的藝術創作。」訪客是喜好鋼鐵作品的藝術家,鄭陽晟知道訪客目的後,也大方免費供給零件,藉此欣賞訪客的作品。

觀賞訪客的創作,反倒讓擁有一身好功夫的鄭陽晟躍躍欲試。他從事黑手超過30年,對焊接技巧、鋼鐵素材的認識遠遠超過他人,便開始與臺灣、德國法國等地的藝術家合作,擔任技巧代工救火隊,爲他人作品焊接、塑形。精細的做工也打響名聲,讓他思考起投入全職創作的選擇。

鄭陽晟表示,那時他正逢事業低潮,「我辛苦工作,但大家都會欠債,越做反而自己生活過的越來越不好。要做不如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便豁達地向妻子說:「我不要修車了,想創作自己的作品。你也是上帝女兒,你知道我什麼都能做,我們不會餓着。」專心投入創作路。

創作鋼鐵雕塑作品近20年,鄭陽晟的作品多可見於公共空間。他說,做大件作品是餬口經濟來源,做小件作品是自我心靈對話工作室花器大多來自於機械零件的組裝創作,野狼125、摩托車排氣管也能在鄭陽晟巧手下化成新的生命

鄭陽晟近年積極在屏東家鄉創作公共藝術作品,他認爲,藝術創作除了表現藝術家態度,更多時候觀照自我。創作靈感來自於生活,也來自對自身根源的追尋,「我曾跟其他老師學過一些藝術理論,但實際創作時,發現擁有自己的想法還是比較重要,每個作品都要有自己的概念,要一直保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