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衛方:中國部分重大案件 未能獲司法公平處理

北京大學退休法學教授賀衛方接受香港南華早報訪問談到當今中國法治時表示,一些受到廣泛關注的重大案件,在司法程序中並未得到基本公平處理。而針對企業作出鉅額罰款及懲罰,也沒有公開聽證及公平審訊。

賀衛方2023年7月自北京大學退休。他一直提倡司法獨立,2011年度獲選爲美國「外交政策」的「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他多年來在中國推行司法改革。

香港南華早報今天刊登賀衛方的訪問,談到中國法治狀況。

賀衛方指出,曾有一段長時間,中國的法律學者與法院及檢察院的關係良好,當局制定法律時會聽取學者的意見。

他表示,自己深切地體會到,法律制度的改變與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改革是分不開的。所謂「黨和法律哪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過去2年,中國領導層重複強調需要保護私營企業,而賀衛方本人也強調過很多次。他表示,保護私營企業很重要,是因爲要維持良好的市場經濟,政府一定要嚴格保護人民的財產權、營商自由及契約自由。

賀衛方認爲,如果一個地方沒有堅實保證私有財產及安全交易,就不能有法治,也不能保障人的尊嚴。

他表示,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後,中國終於出現企業家階層,這是過去數十年來沒有的,同時出現民間資本這個模式。事實證明,這些對中國來說是極寶貴的。

賀衛方提到,如果中國沒有堅實的法治與市場經濟配合,讓資本階級不能感到真正的穩定時,他們會經常感到緊張。

他指出,現在的問題是經常出現對企業的鉅額罰款及懲罰,但沒有公開聽證及公平審訊。「在一個有政治理性及法治的地方,財產不會這麼容易被奪走,嚴肅的聽證及司法裁決是需要的」。「你不可以有時奪走一些人的財產,有時想安撫他們。這樣重複下去是不會解決問題的」。

賀衛方認爲,應該從根本做起,例如改善對私有財產的保障,且明訂於憲法中。

執教幾近40年的賀衛方表示,近年畢業的學生對法律有更好的認識,但困難之處是怎樣將西方法律制度的好處帶到中國,以解決中國的問題。

賀衛方認爲,學者需要對在法律實踐中出現的挑戰作迴應,而從挑戰中出現的新法律理論需要經過驗證及實踐,這是良性循環。

但目前中國的問題是,一些受到廣泛關注的重大案件,在司法程序中並未得到基本公平的處理。

賀衛方舉例,在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及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案件中,法官和律師本來可以在法庭內認真地討論一些系統性問題,幫助公衆理解法治,但中國的政治體制讓這些審判無法探討這些問題,這對學習法律的人來說,會感到挫折。

他表示,在1980及1990年代,大學校園的意識形態較現在更自由,因爲當年文化大革命剛完結,人們正反思歷史的教訓,而且當時中國與西方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

對於過去10年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聲音不斷減少,賀衛方表示,這完全是當局噤聲的結果。大約2011年在中國社羣平臺微博討論公共事件最熱烈時,他的微博追隨者有約187萬,但之後他曾被噤言數月,最長108天,只因他對當局作出最輕微的批評。最終他的帳號被封鎖,在網上沒有發表言論的空間。

賀衛方在訪問中直言,很開心現在對教室「說再見」,因爲現在大學教師面對更多困難。而他的專長是法治及憲法,但他對時事的評論,讓自己在當局眼中顯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