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吃肉、抽華子,92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俗話說,人到晚年,迫不得已,更別說是近百歲的高齡了,更要注重生活習慣和飲食健康。

可是92歲的楊少華卻要反着來,依舊大魚大肉,喝着美酒,抽着香菸。

這不,這一套享受下來,換的就是因爲高血壓,把自己送進了醫院。

隨後經過醫生的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楊少華更是表示:“又闖過一關。”

相聲界的師爺

楊少華年輕的時候在相聲界摸爬滾打多年,從一個無名小卒一步一步憑藉對相聲的天賦和熱愛,成爲了相聲界的支柱,隨後更是轉戰演藝區,憑藉出色的演技大放光彩。

要論資歷論輩分,連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見過楊少華都得叫一聲師爺。

可轉眼楊少華已到暮年,不得不消失在觀衆的視野中,多次的與病魔鬥爭,口齒都變得模糊不清,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

但是爲何楊少華在這個年紀依舊不忌口呢?其實楊少華的經歷和郭德綱的經歷還真有點像,這得從他小時候說起了。

拜師學藝說相聲

楊少華的拜師學藝之路可以說是非常的艱難,我們都知道,在相聲這個行業裡,能夠拜一位德高望重的師傅有多麼的重要。

想當年郭德綱也是漂泊了許多年,拜侯耀文爲師後,才正式步入相聲這個行業。

楊少華曾經更是流落到街口賣藝,才能混口飯吃,直到遇見相聲大師郭榮啓。

1931年,楊少華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貧困家庭,那個年代,生活和定居都動盪不穩定,在1937年,因爲戰爭的因素,年僅6歲的楊少華跟隨家人四處流浪。

好在在當時無論楊少華一家流落到哪裡,都有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能給他們一些飯吃,楊少華就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成長着,可以說是真正的吃百家飯長大的。

在楊少華13歲的時候,楊少華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得找個工作養家餬口,最起碼得填飽肚子。

正好在西單一家鞋廠裡面有一家“啓明茶社”招學徒,父親非常支持楊少華可以去試一試,說不定以後成爲了大角,以後就免受苦難了,也正是在這裡,楊少華遇到了貴人,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楊少華來到茶社後,起初只能幹一些打掃衛生,端茶倒水的工作,時常因爲聽的入迷了,忘記去服務客人,爲此,經常的受到老闆的責罵。

要知道,當時許多相聲界的大角都在這裡表演,像我們熟知的常寶華、於志德等。

慢慢的父親也看出來了楊少華對這相聲這個行業非常的癡迷,於是就萌生了一個想法,讓楊少華拜師學藝。

在當時,想要拜師的流程是很複雜的,而且還需要一筆不菲的花銷,不僅要舉辦拜師宴,還得“擺知收徒”,這對於楊少華的窮困家庭來說,根本辦不到啊。

好在當時一位師傅郭榮啓,看出了楊少華是一個相聲苗子,也耐不住父親和楊少華的哀求,就表示願意教楊少華相聲。

教雖教,但是卻沒有走這麼一套拜師的流程,所以說起來,郭榮啓並不承認和楊少華的師徒關係。

但是楊少華對外宣稱自己的師傅就是郭榮啓,因爲自己一身的相聲本領都是跟郭榮啓學的。

無論怎麼看楊少華的起點都非常的高,直到後來,相聲界泰斗馬三立創建相聲家譜後,確定了郭榮啓和楊少華的師徒關係。

因爲這個事,郭榮啓不是很樂意了,甚至和馬三立對峙過,但是外界看來,好像是與不是畢竟楊少華確實是從你這學的本事。

好在楊少華對相聲非常的有天賦,憑藉着自己的努力,漸漸地得到了“師傅”的郭榮啓認可。

就在楊少華剛能撐起“啓明茶社”的舞臺時,卻被京派相聲針鋒相對,沒有辦法,只能跟隨“師傅”郭榮啓離開了這裡,去尋找另一個舞臺。

不久,郭榮啓就帶着自己徒弟們,包括楊少華回到了天津,這對於楊少華來說,雖然天津離北京不遠,但是思鄉之情總在心中盪漾。

隨着楊少華的相聲技巧越來越深厚,慢慢的在天津也混了一點名氣來,生活也變得有些起色。

生活總是在你充滿希望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棒,因爲郭家與馬家的的決裂,導致一直和楊少華擔當的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散火了。

相聲中,一個搭檔的重要性能直接影響到作品甚至是一個演員的在觀衆心中的印象,所以相聲演員都是固定的搭檔,很少會去更換的。

當時的相聲界內鬥可是非常嚴重的,互相排擠,聯手對付。

因爲郭榮啓收了常寶霆爲徒,而常家一直和馬家關係不好,導致馬家認爲郭榮啓就是聯手來對付他的,直到鬧得越來越大,讓原本郭家和馬家的聯盟中也出現了裂縫。

後來就實在攤牌了,郭家和馬家也徹底的決裂了。

隨着郭家的沒落,楊少華的演出也幾乎沒有了影響力,慢慢的,就淡化在了觀衆的視野中。

但是此時的楊少華生活纔剛剛有了起色,自己也是一身本領,怎麼也不甘心。

教子育人,成就事業

人到中間的楊少華覺得自己折騰不動了,把心思放在了養子楊進明的身上,楊少華深知在相聲界有一個好的師門的重要性,就揚進明找了侯耀文拜師。

楊少華爲了培養楊進明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本來楊少華的輩分和侯耀文是一個輩的,爲了楊進明,等於說,自己給自己降了一輩。

而且即使在生病的時候,依舊去給侯耀文的徒弟們捧場,其中就包括郭德綱,就是爲了讓楊進明能夠儘快的融入到相聲的家庭中,有自己楊少華在,楊進明就不會受別人排擠。

也正是郭德綱在那個艱苦的表演學習中,有楊少華和楊進明的支持,郭德綱即使後來功成名就,創立了德雲社,依舊對楊少華和楊進明抱有感激的態度,對楊少華尊稱爲師爺。

既然已經給養子付出了那麼多,那麼楊少華對待自己的親兒子,也一定不會差。

楊少華曾經也考慮過讓親兒子楊議走相聲之路,但是楊議的相聲天賦並不是那麼出色,相反,在表演表面,楊議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爲此,爲了使楊議能夠儘管出圈,更是親兵上陣,父子共同出演多部影視劇,最爲出名的就是楊光系列作品《楊光的快樂生活》、《楊光那些事》,瞬間讓楊議也變成了有頭有臉人物。

隨後更是在央視演出,收穫了大批粉絲,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獎項。

可是這個時候的楊少華,已經走到了暮年了。

安享暮年生活

或許是窮怕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天都是大魚大肉,還得配上白酒,而且楊少華的煙癮也非常的大,幾乎煙不離身,特別喜歡抽華子。

但畢竟楊少華已經90多歲的高齡了,不注意保養身體的話,很容易就垮掉的。

身邊的朋友都勸楊少華要注意身體的保養,少吃一點油性大的食物,戒菸少飲酒,但是楊少華不聽啊,並且表示:

“自己就是吃百家飯長大了,飽一頓餓一頓的生活已經過夠了,我這個年紀再不享受,就沒有時候可以享受了。”

朋友們聽了後也在理,只要楊少華心態好,胃口好就沒有再勸過了。

在短視頻平臺中,我們看到90多歲的楊少華身體和心態依舊非常好,看到和兒子們拍攝了那麼多有意思的視頻,令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直到2023年,一場大病,差點讓楊少華與兒子們陰陽兩隔,好在在醫院養病的這段時間,楊少華的身體恢復的非常的好,沒過多久就出院了。

但是出院後的楊少華對這次有驚無險的大病,並沒有在意,依舊大魚大肉、抽着華子,悠然自得的生活着。

很多人問楊少華長壽的秘訣,楊少華表示自己從沒有考慮過要活多久,更多的是享受現在的生活。

或許是多年的這樣的不良習慣,身體已經習慣了,也或許是自己的心態始終還是很年輕的。

辛苦大半輩子了,在僅剩的暮年時光裡,開心每一天,不留遺憾就足夠了。

結語:

楊少華終於在暮年實現了自己理想,帶着自己的兒子們終於有些名氣,終於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時光。

作爲晚輩怎麼能控制楊老先生餘生的興趣愛好呢?只希望楊老先生能夠快樂下去就足夠了。

對此你們怎麼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