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找不到原因的失眠只有一成 其他都有好眠解方

好消息!找不到原因的失眠只有一成 其他都有好眠解方,你是哪一種呢?(示意圖/Shutterstock)

夜夜好眠的人難以瞭解失眠的痛苦,長夜漫漫,無盡的焦慮,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一的時間躺在牀上睡覺,是身體精神最重要的泉源,有人說,「我願用一生的財富,換取一夜好眠」,真是道盡睡眠的寶貴。

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109年統計,臺灣有失眠的人口占10.7%,幾乎是每十人就有一人有失眠的症狀,每年要吃掉三億多顆的安眠藥,睡不好引起的精神焦慮和慢性疾病更是家庭社會沉重負擔。

●失眠影響白天工作生活 代志大條!

一般常認爲「睡不好」或睡眠品質不好就是失眠,醫學上,對於失眠有嚴謹的定義,大致上,睡眠的長度、深淺不夠,白天精神不好,影響到工作、讀書等,才叫做失眠。

●失眠引起的睡眠障礙分爲三種:

一、「入睡困難」,正常人躺在牀上十到二十分鐘就會睡着,如果躺超過三十分鐘還睡不着,即是入睡困難。

二、「睡眠維持困難」,大部分的人睡眠會持續到天亮,有些人會在半夜醒來上廁所或其他原因起來二、三次,醒來之後,就難以入睡。

三、「清晨過早醒來」,清晨三、四點起來就無法入睡,睡眠品質不好、長度不夠。

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邱國樑強調,睡眠八小時,並不是絕對值,有些人睡六、七個小時,白天仍精神奕奕,端看是否影響白天工作生活。

●常見的睡眠障礙原因可分爲四種:

一、個人睡眠習慣,也就是睡眠衛生,例如,年輕人熬夜上網、玩手機,日夜顛倒,睡眠節奏被打亂。

二、心理因素,白天的焦慮帶到牀上,身心無法放鬆,難以入眠。

三、身體疾病,流行性感冒、咳嗽,或慢性疾病,如心臟衰竭所造成的咳喘,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礙。

四、原發性失眠,此類病患有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排除生理、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失眠,找不到原因,通常只佔一成以下。

臨牀上治療失眠,睡眠專科醫師會先從睡眠習慣(睡眠衛生)來調整,目前廣爲採用的是認知行爲療法,由心理師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會談,找出失眠的原因,譬如,有些人習慣睡前滑手機,強光刺激,干擾睡眠,或衝熱水澡,身體精神亢奮,都是不容易入睡的行爲。

●認知行爲療法 調整睡眠習慣

醫學上,人體有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會使身體緊張、興奮,得以面對危難,副交感神經則會使身體放鬆,進入休息狀態,積極層面,可以做身體放鬆的練習,從頭到腳,一個一個部位開始放鬆,或是睡前沖洗溫水澡、喝牛奶、靜坐、數息等,可活化副交感神經,讓身體放鬆,進入睡眠的情境。

有些人已經習慣緊繃焦慮而不自覺,躺在牀上翻來覆去,誘發潛在的焦慮,更不容易入睡,此時就會建議患者離開牀,去看書、聽音樂,做些靜態的活動,等到想睡覺時再去牀上睡,這也是認知行爲上的改變。

如果是清晨過早醒來,則可以調整睡眠時間,例如,有些老人晚餐後七、八點就早早上牀睡覺,睡到凌晨兩三點就醒來,他覺得沒睡好,硬要睡到天亮,這時建議他晚上看些電視,九點、十點再上牀睡覺,睡到五、六點醒來,如果有半夜醒來的問題,要觀察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引發尿意醒來上廁所,或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睡眠中斷難以再入眠。

●藥物治療 讓腦波進入睡眠

矯正睡眠習慣若無法改善失眠,第二步會進行藥物治療,透過放鬆藥物、抗焦慮藥、安眠藥,讓腦波進入睡眠。使用安眠藥誘導入眠,可分爲短效期和長效期,入睡困難用短效期,睡眠持續困難則用長效期藥物,有些藥效較強,病人白天起來仍覺得昏昏沉沉,有宿醉的感覺。

邱國樑強調,短期使用安眠藥,兩個星期內不會產生依賴性,不會有上癮的情況發生,如果是慢性失眠,則必須靠藥物慢慢調整。

睡眠專科醫師做診斷時,會參考病人的「睡眠日誌」,根據每天記錄生活作息,來調整睡眠,譬如,幾點就寢、幾點起牀、中間有無醒來、醒來幾次、白天有沒有喝茶?追蹤一兩個星期,就可以看見病人目前的生理時鐘,找出睡不好的原因。

●異常狀況 常見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簡單來說,就是睡眠時呼吸短暫停止十秒或更久,半夜缺氧而驚醒,好發在男人、老人、肥胖族羣。臨牀診斷分爲阻塞型呼吸中止及中樞型呼吸中止,阻塞型是因爲睡着之後,肌肉組織放鬆,卡住軟齶、鼻咽腔而壓迫呼吸道,吸不到空氣;中樞型則是因腦部疾病、心臟疾病等引起神經病變,睡覺時忘記呼吸。

邱國樑說,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像是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甚至中風。不管哪一型,都必須趕緊找睡眠專科醫師或耳鼻喉科醫師做治療,臨牀上會以睡眠陽壓呼吸器、手術或戴牙套來調整呼吸道。

特別注意的是,打呼並非熟睡的象徵,而是呼吸道的輕微阻塞,正常人睡覺呼吸不會有聲音,打呼的噪音引起社交障礙只是冰山一角,早上醒來頭昏腦脹睡不飽,學習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落,嚴重時還會釀成睡眠呼吸中止症,輕忽不得。

如果情緒焦慮睡不着,可以做些簡單的呼吸、調息,轉移注意力,緩解焦慮,或用藥改善失眠,也可以到睡眠中心詳細檢查睡眠,少數病人自覺睡不好,翻來覆去三小時,透過睡眠中心腦部紀錄,實際上睡了六小時,他的潛在焦慮過度被放大而影響睡眠。

●評分量表 自我檢測有沒有睡好

生活上有哪些動作可以幫助睡眠?邱國樑建議:

一、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定時上牀睡覺、定時起牀。

二、牀是睡覺的生理暗示,儘量不要在牀上做其他的事,像是看電視、打電動、玩手機,增加睡前的心理焦慮。

三、可以衝溫水澡,降低身體溫度幫助入眠。

四、每一個人對興奮性的飲料敏感度不同,易失眠者,儘量避免在下午、傍晚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茶、咖啡)。

寶山會客室ESS嗜睡自我量表。(圖/理財週刊提供)

如何自我察覺睡眠品質,邱國樑說,通常問幾個問題:早上起來是否神清氣爽有精神?白天工作能否正常進行?工作時會不會打瞌睡?民衆也可以透過艾普沃斯(ESS)睡眠評分表來自我檢測(如圖),一到八題,每題四選項,滿分二十四分,總計十分以上即表示睡眠品質不好或過度嗜睡,要儘早尋求睡眠專科或精神科醫師協助改善睡眠。

本文作者:蔡武穆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10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