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叫花雞事件後續:關門歇業、牌匾拆除,官方介入,恐頂格處理

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包在土裡的雞難道就不能“跑”了?沒有包好的“雞可能會跑”,但沒有“誠信”經營的商家,可跑不了!隨着官方的介入,無論是商家還是“有些人”,這次真的該慌了。

其實在網上,人們常說“杭州無美食”,意思是這裡沒有好吃的食物,但實際上,杭州還是有許多不錯的小吃的,然而這一次,“無美食”直接成了不給你“美食”了。

五一假期期間,一名遊客來到了美麗的杭州遊玩,在路過某條小吃街時,發現了一種傳統的美食叫花雞,在簡單品嚐之後,遊客也發現味道十分不錯,一般來說,大家出來玩,要麼買點紀念品,要麼就買點特產什麼的,於是,遊客便打算買兩隻叫花雞帶回家。當時一隻的價格是30元,感覺還行。結果,尷尬的事情出現了,當一層又一層的包裝退去後,裡面包着的全是泥,當把泥給剝開後,裡面根本就沒有雞,莫非雞能自己跑了?

因爲外面的包裝完好,裡面的泥巴封的也很好,所以如果單從外面看的話,根本就看不出什麼問題,拿在手裡份量也是足的。不過因爲自己是出門旅遊的,而且也是回家之後才發現叫花雞裡沒有雞的,因爲隔得比較遠,所以她沒辦法第一時間回去找商家,並且因爲人不生地不熟,也早就忘了是哪家店哪個位置了,沒辦法,她只好撥打了投訴的電話,反映情況。

除了投訴之外,這件事情也很快在網絡上引起了討論,5月5日晚上,當地的相關部門也是根據“叫花雞裡沒有雞”,進行了通報。目前最新情況就是,已經展開了現場的檢查,而且也進行了立案調查,不過還在取證的階段,所以,大家耐心等待即可,已經在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辦理了,這需要一些時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會根據調查的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置的。

對此,有網友表示:

也有網友表示:

還有網友表示:

不得不說,網友們的評論還是十分犀利的,在詼諧幽默之餘,其實也是在表達不滿,特別是對於一些旅遊區域的套路,真的是感到憤怒。

其實這件事情發生之後,也出現了幾個”小插曲”,因爲這件事情在網上引起熱議,對於當地的旅遊形象,還是受到一定影響的,畢竟大家都想要得到正面的一些評價,因此,在事情發生之後,當事遊客也是爆料出了一些事情發生之後的事情,而且店家也明確表示,這件事情不是故意的,而是拿錯了,原本泥裡面是包着一隻雞的,但卻不小心拿成泥糰子了。

而且店家在解釋的時候,也是用了一個十分常見的理由,那就是“臨時工”,因爲考慮到客流量比較大,於是商鋪便招了臨時工,但因爲是剛來的,所以不熟悉流程。當時顧客多,普遍都比較急,所以一着急,就忙亂套了,不小心把樣品給了店員,於是在不熟悉且無意的情況下,就打包了。到底是“臨時工”的工作失誤,還是“臨時工”的“背鍋”,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這個具體的真相,還需要由相關部門來調查,案件正在辦理,相信很快就會水落石出。而且也不排除頂格處罰的可能,因爲的確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對此,有網友表示:

也有網友表示:

還有網友表示:

對於這樣的解釋,其實很多網友都不買賬,因爲大家想不明白,一個賣小吃的店裡面,弄這麼多水泥糰子幹什麼,按理說售賣叫花雞的話,肯定是做一個包一個,或者直接包好了放進泥裡面,沒有必要放這麼多年空的包裝好了的放在那裡。

這個理由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只能大家自己判斷了。而且如今已經介入了調查,一旦有違法行爲的話,肯定會進行處置的,所以,到底是故意而爲之的,還是不小心這樣的,肯定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而對於當地的一些言論,大家還是應該保持理智,畢竟哪個地方都有好人,哪個地方也都有壞人,不要因爲一些人的問題,就全盤否定,這是不理智的。這次事件,屬於個人行爲。

在事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遊客實際上是不知道哪家店的,因爲忘記了,但是支付記錄還在,所以相關部門是可以根據支付的記錄,進行查找的。與此同時,許多當地人也看不下去了,畢竟叫花雞裡沒有雞這種事情,也讓當地人感覺有些尷尬,他們爲了維護當地的名聲,爲了能夠證明好人多,也是紛紛幫助遊客尋找這個店鋪。

經過許多當地網友們的努力,大家也終於發現了這家店鋪,而且對於這家店鋪的基本情況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從店鋪的外面看,這家店鋪看上去是很正規的,而且售賣的小吃也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家旅遊喜歡吃的東西,當然了,要說最顯眼的就是30元一隻的叫花雞了,看來,這是該店鋪的招牌,但也有網友認爲,可能雞並非招牌,畢竟雞可以沒有,要說招牌,那得是泥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事情發生之後,該店鋪也是反應迅速,有網友針對該店鋪的反應,也是進行了爆料,說在事情發生之後,該店鋪就已經將售賣叫花雞的牌匾給撤掉了。“脆皮五花肉”還一直售賣,但是原來的“叫花雞”不見了,現在改成售賣“冰糖葫蘆了”。當然了,即便是這樣,也已經爲時已晚了,不能說換個招牌以前的事情就可以既往不咎,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爲“冰糖葫蘆”感到擔憂,“叫花雞裡沒有雞”,那麼“冰糖葫蘆裡有沒有葫蘆“呢?當然,這只是大家的一句玩笑話而已,因爲冰糖葫蘆裡面沒有葫蘆,但人家其實賣的是山楂和糖水,起碼是貨真價實,但叫花雞賣的是土,的確有些過分了。因此,到底是如何賠償,是否涉嫌違法,都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之後,也有記者表示,該店已經關門,不在營業,對於關門閉店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調查其實是在繼續的,關門也不影響調查,可能爲了避免進一步出現問題,這也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其實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許多網友也是不斷的分享着自己的經歷,而且對於事發地的一些套路,早就略有耳聞,甚至這樣的一些套路,早就開始存在了,這位遊客,並非第一位遇到這種情況的人。因爲一般來旅遊的,都是外地人,大家一年可能也就來這麼一次,而且一路上的車票住宿都是不小的開支,一隻叫花雞售價是30元,如果爲了一隻叫花雞,再回來的話,不僅耽誤工作時間,而且還要搭上住宿和路費,因此,很多人在考慮之後,也就忍了,只能默認吃虧。

而對於有些商家來說,剛好就抓住了遊客這樣的心理,這些商家認爲遊客都是外地人,可能就來這一次,稍微“坑點”錢,只要在能接受的範圍內,遊客普遍都不會回來,爲了這幾十塊錢耽誤時間,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個現象,那就是被坑的遊客很多,但真正去投訴的卻很少,原因就是不再當地,過去一趟成本太高。但隨着時代的發展,網絡和電話投訴的出現,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這種套路已經不行了,所以大家這幾年頻繁看到類似事件被大量曝光,原因就是一些商家還以爲可以用之前的套路“坑人”,實際上,這就在危險邊緣試探。

不得不說,既然這種情況早就有了,而且該遊客也不是第一個遇到叫花雞裡沒有雞的情況,那麼爲何還能存在這麼多年呢?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涉嫌違法的行爲。所以,無論是不是“臨時工”拿錯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賣給顧客沒有雞的叫花雞,就是需要承擔責任的,不要給自己的錯誤找理由。雖說30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也不能作爲坑人的理由,畢竟勿以惡小而爲之,如果不及時認清錯誤及時悔過的話,可能會鬧出更大的麻煩,這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