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力過剩還是業者過度樂觀?陸黃金週連假機票價格腰斬

大陸中秋與「十.一」黃金週印來大批旅遊人潮,業者期待能借此恢復旅遊與消費增動經濟復甦。圖爲黑龍江海林市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圖/新華社)

深受大陸旅遊業者期望的中秋與「十.一」黃金週連假才過1/3,多條大陸內地航線卻爆出因「航空運力過剩」,機票價格傳出大幅跳水。陸媒報導說,有旅客在9月初提前購買本月機票,到目前價格已腰斬過半。因價差太大,有的消費者尚未出遊已涼了半截。

據《證券時報》報導,今年中秋與大陸「十.一」國慶雙節疊加,組成了8天的超級黃金週。作爲大陸疫情全面放開之後的首個黃金週假期,今年旅遊業的消費情況備受關注,消費市場是否火熱也成爲觀察疫情後經濟韌性能否如預期中復甦的重要窗口。

報導說,連假首日各大熱門景點人頭攢動,不少餐廳飯店開啓排隊長龍,這些火爆的景象,被業內視爲迎來了近5年最火黃金週。多家旅遊平臺數據顯示,大陸各種旅遊產品黃金週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加20%,部份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甚至比2019年同期增長5倍,其他長線旅遊與出境遊也都有大幅增長。

雖然媒體報導民衆在黃金週假期出遊興致極高,但另有消費者發現,9月初以4054元人民幣(合臺幣17200元)買了從成都前往烏魯木齊的機票,但在假期前夕再查詢時,發現同一航班往返機票已降到1850元人民幣(合臺幣7860元),損失達數千元人民幣之譜,令消費者感到十分無奈。另有2位網友買了南京至烏魯木齊機票,從2886元人民幣(合臺幣12256元)降價爲1755元人民幣(合臺幣7453元),讓他們感覺旅遊還沒開始已吃虧不少,網友們直呼:「心態崩了!」

報導引述業內人士分析稱,中秋黃金週假期前,機票價格出現前高後低的情況,主要是受供求關係變化的影響。部分機票價格大跳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航空運力大幅增加,以致運力過剩才造成價格下滑。這種售票未符預期而被迫降價求售,也能解釋爲航空運力大幅增加,充滿了來自官方宣傳部源源不絕的正能量,意味着消費者就算吃虧,也應該對國家航空運力增加感到可喜可賀纔對。

報導說,類似情況並非個別現象,引起熱烈的討論。有民衆向航空公司和訂票平臺反映後,竟也成功辦理「全額退票退款」,有部分平臺則同意退回差價。陸媒《每經網》則建議,若票價差額較大,應該選擇退票重新購買。

據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計劃執行總航班量近14萬班,日均航班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約20%,但機票預訂量僅基本恢復至當年同期水平。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航空公司反應,即使放出低價,上座率也沒有明顯提高。旅遊業者 與媒體都熱切期待旅遊業迅速復甦,不斷吹捧旅遊商品預訂如何熱烈,實際上與市場真實狀況可能有相當落差,這些終究要到假期結束後進行確實統計才能得知旅遊業真正的復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