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重大事件:黃金價格連創新高,耶倫訪華大談中國“產能過剩”

1、中國企業搶佔日本家電市場

據市場調研機構GfK,海爾智家居白色家電第一,佔比17.5%(其冰箱單品連續兩年份額第一,冷櫃份額48%),海信稱霸日本電視市場,旗下品牌佔據第一和第三。價格低、功能新且全,是中國電器橫掃市場的主要原因,日本三菱等本土品牌只能退守高端產品線。

2、二手房庫存高居不下

各城市“小陽春”數據環比有所增長,但同比數據依然難看,現有成交基本都是以價換量。能賣則賣,幾乎是目前二手房業主的主流心態,再不跑就來不及了。目前全國各地二手房庫存形成堰塞湖,基本流不動。上海二手房掛牌量已經超過20萬套,南京二手房掛牌量已經突破19萬套。管清友稱房價還沒跌到底,參照日本可能還有17年才跌到底。總之,謹慎購房,小心高位站崗。

3、黃金價格連創新高

美聯儲降息時間可能推後,美債實際利率上漲,但黃金無視利空(金價通常與實際利率成反比),持續上揚,走勢突破傳統分析模型。歷史上曾有過兩次黃金大牛市:1970-1980年代漲15.8倍,2001-2011年漲6倍。兩次大牛市期間的幾個共同點:1.美元大幅貶值;2.通脹擡頭;3.地緣風波加劇。

目前,除美元大幅貶值這一點外,其餘吻合歷史經驗。最近金價飆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空頭退場,多頭加速入場逼空。若後期空頭反攻,金價勢必會有激烈震盪。

4、耶倫訪華

耶倫此次訪華,稱中國“產能過剩”掀起了廉價商品輸出潮,影響美歐當地生產者和就業。所謂產能問題,是近年中國的投資從房地產向工業製造轉移,房地產主要是國內消化,內循環;而工業製造,尤其是以電動車、鋰電池、光伏爲代表的“新三樣”,則必然增加出口。

而當下美歐發達國家正在搞製造業迴流,中國出口商品對它們自己的產業有直接衝擊,所以摩擦變嚴重。此外,近年西方國家民粹興起,也使問題更復雜化。本週一,有美國高級官員對外放風定調,稱耶倫此次訪華,旨在藉機表達對華強硬,爲年底的總統大選打輔助。所以,耶倫此次中國行,除了一些表態性動作外,不會對中美貿易整體情勢有太大影響。

5、清明小長假數據亮眼

清明小長假人均旅遊花費首次超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假期3天出遊1.19億人次、國內人均旅遊花費453.4元,均超2019年,止住了從2023中秋國慶到2024春節“節節下滑”的趨勢。

這可以看作消費力結構性復甦的信號,不過在就業和收入預期未得到改善的前提下,性價比仍然是趨勢(火的是天水、開封、淄博這類消費水平較低的城市)。人均出遊花費的增加,可能源於旅遊半徑擴大、住宿漲價以及出遊消費主力更年輕等。經濟放緩背後,體驗式消費有望成爲長期趨勢。

6、李嘉誠再度7折“撈底價”賣房

李嘉誠旗下企業在香港再度7折賣房,引發萬人搶房潮,該盤也成爲今年香港新盤票王。長實集團在香港的港島南港鐵站項目藍色海岸(Blue Coast)迎來首次開盤,當天413個單位被搶購一空,銷售金額近75億港元,創香港2013年4月實施《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以來新盤單日銷售金額的最高紀錄。受惠於香港特區政府全面“撤辣”,3月,香港一手房成交按月升逾14倍至4200宗,創1998年後單月新高。

從效果看,香港“撤辣”後市場成交明顯改善,內地客戶到香港置業熱情增加。短期可能會虹吸部分廣深購買力,但規模不會很大。如果香港樓市能長期穩定,反過來可能會帶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樓市企穩回升。

7、新能源車電池技術競爭白熱化

4月8日晚,上汽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品牌智己汽車正式推出業內首個準900V超快充固態電池——第一代光年固態電池,並首搭智己全新轎車智己L6。4月9日,廣汽埃安旗下昊鉑品牌宣佈,將於4月12日發佈昊鉑“全固態”電池,此前昊鉑曾稱2026纔會量產全固態電池。儘管業界對智己搭載了“全固態電池”的說法存在質疑,稱其更應被稱爲“低電解液配方電池”、“凝膠電池”或“半固態電池”等等,而非真正意義上的100%純固態電池。但競爭對手們顯然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內卷將會更加白熱化。

以上爲個人分析,不作爲任何投資參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