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象重現聚落遺蹟 邵族後裔爭土地正義

日月潭早期居民後裔齊聚故土要求「還我土地」。(廖志晃攝)

臺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旱象,日月潭水位下降13公尺,使得興建水庫前的土地重見天日,其中包括邵族舊聚落重現、清代古墓浮現,早期居民的後裔也順勢要求實現土地正義,發還日據時期強制徵用的120甲土地。

日月潭土地正義學會會長黃進升祖先,清代就在日月潭墾拓,如今日月潭水位下降,看到昔日先人耕作的土地浮現,他號召早期開發的先人後裔,奉請祖先牌位護產顧海仔(日月潭),要求「還我日月潭」。

黃進升指出,1919年臺灣總督府日本財團成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興建日月潭水庫,使得水位上升18公尺、淹沒良田屋舍,其中120甲是民地,並迫令世居日月潭的居民依《臺灣土地收用規則》,未給分毫就強制徵收,淨空水社莊,迫使200戶、1500人遷徙流落異鄉。

黃進升說,1929年由林獻堂等人領導的臺灣議會請願團,曾向日本總督府抗議「日月潭工事土地處理合理」,卻未獲重視,之後國民政府依《臺灣省土地權利清理辦法規定,日據時期「寄付」(無價捐贈)給日本政府的土地,不得登記所有權,也未處理此問題

黃進升說,後來行政院檢討臺灣土地權利事宜,認爲該辦法無法恢復日本以寄付之名、實爲強制徵收的土地,因此內政部在2000年公佈《民衆陳情發還日據時期被日本政府強制徵收未給價土地之處理原則》,符合規定者得申請專案發還。黃進升強調,他知道土地要不回來,但希望政府依《土地法》給予合理價位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