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五號發現東沙環礁海底火山羣 蘊藏天然氣水合物

▲2700噸級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學研究船「海研五號」。(圖/取自中評社)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海洋科學研究船「海研五號」首航探勘南海海域,在東沙環礁東南方約30公里處,首次發現東沙海底火山羣。中央大學教授許樹坤錶示,火山羣是約中新世所噴發,類似澎湖火山羣的形成機制。此外,探勘過程中也發現東沙南方海域蘊藏天然氣水合物

2700噸級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學研究船「海研五號」,2月18日由臺南安平港首航出發,歷經19天的海上探勘,於3月8日返回高雄港,13日發表探勘成果

這項海上探勘計劃,由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樹坤主持,他表示,這處東沙海底火山羣約由60幾座海底火山所組成,分佈在約3000平方公里面積裡。

探勘團隊依據反射震測及巖芯標本資料,初步推估海底火山羣是約中新世所噴發,可能與澎湖火山羣的形成機制相似。東沙環礁附近的海牀大多屬於侵蝕環境,而東沙則是較堅硬的火成岩

許樹坤說,在東沙環礁西南西方約30公里處,發現一處接近南北向的東沙海底斷崖,綿延長達60多公里,最大落差可達300多公尺。這處海底斷崖的成因,推論是一個主要的右移斷層,也影響東沙環礁附近整體向東南凸出海底樣貌

「海研五號」具超低音電力推進系統精準船隻運動動態定位系統,探勘團隊透過多音束淺水海牀地形地質聲納瞄儀,發現火山羣、海底斷崖等,並利用岩心採樣器水深達2600公尺的地方,採集到長達5公尺的岩心。

許樹坤錶示,經過反射震測及底拖底質剖面資料分析證實海底仿擬反射界面存在,說明東沙南方海域有蘊藏天然氣水合物,但由於當地有大規模的海底山崩發生,部分天然氣可能已經溢出,到底還有多少封存量仍待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