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與科普

入冬海鮮上菜,在媒體上常見的是白肉旗魚磺火小卷當令漁鮮,鮮少看到知識或海洋保育的反思提醒。即便近年扭轉爲倡導「綠色海產」,但臺灣人還是「吃」的海鮮哲學。海洋棲地環境因濫捕日益惡化,市場消費者日益高端化的消費,愈發絕滅瀕危的海洋生物

怎麼解救?期待民智大開,但民智怎麼開?期待教育部、科技部科學教育嗎?遠水救不了近火,尤其這些不接地氣的科學宣導教條的訓示,其實「一宣就倒」,完全談不上科學教育。

其實,衡量國民的科學水平,不應是學校正規的科學教育,而是社會整體的科普環境。國民的科學水準如何,不是理工數理學子比率,是全體國人都能接受科學知識、科學訊息,這得靠科普環境;必須大環境有淺顯易懂的科學資訊流通,才能培養國民的科學水準。

強調科普,因爲它是全民教育,比校園內的科學教育重要得多,很難依賴傳播媒體的科學資訊,因爲現有媒體從業員的養成環境並不科普,他們不能傳遞、轉譯科學知識及訊息爲常人百姓能懂得普通話。打造科學知識的無障礙傳播環境,除了校園的通識教育,不只理工、數理科系學生能聽得懂,更讓文史科系也能接收科學知識,這得靠科普環境營造。社會有充分、易接收的科普訊息,民衆能無障礙接收,才能養成國民的科學素養

最近讀了一本科普書《海鮮的真相》可以當前述的例子。首先,科普是庶民知識,必須能讀、能講,如果拗口、不順,書裡再經典的知識也無法傳播出去,只能呆死在書中,再怎麼有科學貢獻,也不會有社會影響力

推介《海鮮的真相》一書,不只因作者師傅輩大老,更因爲作者洞悉科普情境,太瞭解「深入淺出」、與常民知識平臺接軌的重要。再者,切入要有趣。例如這本書的「水母切入點,問讀者好奇有沒有「水公」?因爲有公、有母是常識,當然好奇「水公」是啥麼回事?好奇心是閱讀的誘因,纔可能把科學知識傳遞給常民百姓。

與常民的知識接軌更是知識傳播的要件。這本書傳遞「天敵」的概念巧妙至極。例如舉鮑魚的例子,早年不知道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在加州海岸無視海豹族羣稀少、滅絕,鮑魚因而族羣繁盛的現象華工樂得大吃鮑魚。論述之後的海豹保育有成。食物鏈的鮑魚族羣因而消減,這本書提供無形的生物多樣性、天敵平衡的知識。

不是推介書,只是覺得臺灣太欠缺科普媒介了。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