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大陸以產業升級帶動內外雙循環(劉佩怡)

美國晶片法嚴控臺韓大廠在中國大陸擴產。(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疫情後的國際交流應該迅速追趕國際尺度還是緩慢開放?

【全球化腳步持續進行,只是因爲疫情造成型態的改變】

在2022年後半年,西方疫情舒緩,國際交流開始復甦。東方國家政策較爲保守,在今年也開始陸續階段性地解封。其實在疫情時期,雖然各國都採取嚴格的封閉政策,降低人與人的接觸;但確切而言,應該說是全球化受到疫情影響,而有形態上的改變,而非整體速度趨緩。最明顯的便是網絡平臺的物流管道相關產業,不僅業績未受影響,反而以倍速成長。全球因爲更多的網際網絡工具的產生,全球化速度並未趨緩,而是更多元。

在物流部分,物流受到影響的主要變量並非來自疫情,而美中對抗下的戰略物資受到影響,包括晶片、半導體與IC產業。其他物資則因爲網路平臺的發展,反而成長。後疫情時期,網路平臺會因此穩定地成爲重要物流管道;實體管道則會相繼復甦、成長。尤其是疫情時期在網路平臺銷售好的物資,將會尋求實體店面的發展模式。而人流部分,肯定會在後疫情時期,產生大交流現象。

因此,適當地推動「全球再融合」,應該會是各國疫情後的主要政策。全球化型態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因爲疫情而重新建構,如果未在此時進入這個世界體系,則有可能因爲新的全球規則重新建立,而失去參與機會,也會因此失去競爭力。

●儘管開放了,如何在開放的同時繼續防止下一波疫情的出現?如何做好防範?

【生技產業將會成爲主流產業之一】

這次疫情最受到注目的便是「生技產業」。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成爲這次疫情最大的受益者。我們也看到,許多國家在疫情高峰時,對於疫苗、檢測試劑、公衛相關物資(酒精、口罩)政策的紊亂、失序,主要原因便在於相關產業物資未做好準備,因而成爲稀少性、有限性資源,也因此成爲各國搶奪的標的。

未來病毒必然會再度衝擊人類世界,各國應該提升對於國內外大藥廠,以及生技產業的投資,爭取跨國藥廠到當地的設置,以及,以政策方式鼓勵生技公司的疫苗研發,以防範下一波疫情的出現。

●開放隨之帶來的不光是國際交流的恢復,此前疫情對中國外貿的負面影響以及由於關閉而導致的外資轉移(特別是美國、歐洲、和日本/韓國)現在如何挽回?如何留住外資外企?

【中國經濟重點應該擺在於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

中國大陸因爲疫情與美中對抗因素,國內產業受到不少影響,包括房產、金融與電子產業。而當疫情變量消失後,美中對抗變量仍然存在,甚至近幾年的國際局勢都會以美中對抗作爲主要因素。就此,中國大陸的因應戰略便是提出所謂「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並非這幾年疫情爆發時才提出,而是在2017年起川普宣佈加強補貼製造迴流美國,並發動中美貿易戰,使得美國企業購買中國產品時受到限制,「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佔美國進口比例下滑,加上美國對中國企業的貿易禁令一步步升級;而許多國家與跨國企業也因爲美中對抗格局的出現,而開始進行產業轉移,譬如東南亞國家越南、菲律賓,以及印度等。臺灣當局也藉此鼓勵臺商回臺投資或轉投資,或進行產業轉移到東南亞。2019疫情爆發,疫情的封鎖與物資短缺,更促使企業自主戰略的考量,引發製造業迴歸潮,北京便將目光瞄準國內。

2020年5月14日,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總書記在當年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提及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同年11月4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總書記再以視頻方式發表演講,說明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強調這是主動作爲,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

大陸強調「國內國際雙循環」並非走向「閉關自守」,顯示仍走在開放的道路上。不論這是一個主動政策,還是被動政策,重點應該放在趁此進行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如果內循環的產業升級,能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爲中國經濟融入後疫情的全球體系,進而優化外循環的國際分工路徑,則疫情過後的中國經濟,不僅不會被擊垮,反而可能因爲中國產業升級,進而改變全球經濟結構。(作者爲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主任)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