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遭遇"活蛆門" 市值蒸發近1500億

(原標題海天味業的多事之秋:遭遇“活蛆門”,20余天市值蒸發近1500億)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見習記者 羅金惠 深圳報道

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天味業”,股票代碼:603288)在業界產品質量的技術領先營銷渠道的精耕細作品牌認知度的不斷延伸以及精益求精管理水平著稱,但近日,海天味業卻身陷“活蛆門”,這爲企業的品牌形象帶來了一定影響

2020年9月3日,海天味業的股價飆升至203元/股,市值超過6578億元。但在此後的三天,其股價便接連下降,從9月3日至今,市值已蒸發近1500億元。此外,就在9月中下旬,海天味業又多日遭遇主力資金淨流出。面對食品安全質量問題、股價下跌與頻繁的淨流出,不得不說,這是海天味業的多事之秋。

9月24日,本報記者就股價波動情況及主力資金外出的問題向海天味業發去採訪函,公司收到採訪函後,截至發稿未作迴應。

北京中和應泰財務顧問公司首席研究員呂長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海天味業股價最高203元,對應2020年PE是101倍,嚴重高估,這是本輪下跌的重要原因。”

市值蒸發超千億

海天味業被稱作醬油中的茅臺”。據海天味業《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營收爲197.97億元。海天味業《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爲115.95億元,該報告期相比於上年同期增長了14.12%,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5.70億元,同比增長69.32%。

海天味業2014年2月上市,在過去六年時間裡,其營收從98.2億元增長到了198億元,漲幅一倍多,其股價則增長了近10倍。海天味業雖然業績不俗,但最近卻遭遇了股價陡降。

2020年9月3日,海天味業的股價一度上升至203元/股,相較2020年1月2日的收盤價109.91元/股已接近翻倍,市值超過6578億元,但隨後持續下降遭遇“滑鐵盧”,股票連降三天。9月4日,公司收盤價爲170.79元/股,股價跌7.68%。截至2020年9月25日收盤,海天味業價格爲157.35,總市值5098.84億,流通值5098.84億,成交量4.13萬手,成交額6.56億元。從9月4日至今的20多天內,公司市值蒸發近1500億元。

針對海天味業的股價下滑,嚴重高估的價值是本輪下跌的主要原因。呂長順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動態PE仍然有78倍,估值依然偏貴,所以各方對價值的分歧很大,是資金頻繁進出的原因。

“對於海天味業現在的估值而言,主要是對2020年業績增長預期的分歧,目前半年報增長18%,雖然好於一季度,但是,依然無法支撐其高達78倍的PE。個人理解一般消費行業,按照PEG>2倍屬於高估計算,假設今年盈利增速25%,合理估值不宜超過50倍,對應2020股價就是100元。”呂長順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9月21日,海天味業主力資金淨流出3670.11萬,淨佔比-4.98%;9月22日同樣爲淨流出,共3283.12萬;9月23日出現回升,擁有主力資金淨流入4105.71萬元;然而就在9月24日,主力資金再次外流,達到1117.56萬,佔比爲-1.74%。主力資金頻頻淨流出也揭示了海天味業的問題。

遭遇“活蛆門”

海天味業先前的股價下跌與主力資金淨流出折射發展問題,而近日,海天味業又陷信任危機

近日,有湖南、浙江杭州等地的消費者媒體表示,海天醬油瓶內出現活動的蛆蟲。據浙江一媒體報道,浙江的一位周先生購買了一瓶1.9L裝,單價29.9元的海天“味極鮮”醬油,在用過兩次後發現瓶內有蛆蟲出現。

該媒體記者進一步追溯事情經過發現,在現場,該瓶海天“味極鮮”醬油已經被打開,生產日期爲2020年3月29日,保質期爲18個月,可見,該瓶醬油還在保質期之內,但瓶身表面漂浮着一個個白色顆粒,白色顆粒是類似於蛆蟲的小蟲子

《華夏時報》記者就醬油的保存問題詢問了一超市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醬油在超市常溫保存即可,超市會避免在高溫環境及其它異常環境下保存醬油。而消費者若將醬油買回家,開封后儘量冷藏保存爲好,冷藏保存的醬油可以儘量減少異物進入的機率。”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本報記者表示,從專業的角度講,這件事一定是產業端的責任比較大。我們沒有看到太多消費者投訴同類品牌,這說明海天味業的質量內控體系出了問題,特別是在殺菌環節,可能出現了較大紕漏

另外,朱丹蓬強調:“食品安全在疫情後成爲關注的焦點,食品安全從宏觀上已經上升爲國家戰略。在這樣的時間點發生此事件對海天味業的品牌形象會造成影響。作爲海天味業應當在產品質量內控方面多下功夫,在操作層面要執行到位。食品安全要引起產業端和消費端的共同關注。”

一家食品公司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詢問時表示,作爲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尤其是食品時,要參考商品表面的食用及保存須知。一般的食品在生產貼籤時會將商品的食用信息及保存須知寫在商品表面,消費者要了解、知曉並按照須知上標明的內容去食用和保存,這樣或許會大大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