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鐵堡「烏坵」 矗立前線見證百年軍事史
提起外離島,大家首先想到,也許是擁有碧海藍天風光的澎湖、蘭嶼、綠島,或戰地色彩濃厚的金門、馬祖,以及近年因區域安全議題而受重視的東沙島、南沙太平島;而孤懸臺灣海峽,位處金門、馬祖中間點的「烏坵」,始終遺世孤立,伴着國軍將士戍守的身影,安靜地矗立於大海上。
烏坵由大坵、小坵兩島組成,面積僅1.2平方公里,氣候十分極端,夏天酷熱,冬季嚴寒,現有海軍陸戰隊烏坵守備大隊駐防,由於地處偏遠,孤懸一隅,物資補給、交通往返須仰賴半個月一班的船,相較金、馬周邊受大島支援的離島,生活條件更爲艱困。
僅管如此,烏坵仍有軍民堅守,島上目前約20餘位民衆實際居住,他們的來歷頗爲特殊,其中一部分,是國共內戰時,來自莆田市湄洲島的漁民,因受戰事影響無法回鄉,就此落地生根,另外則是早年在此服役的官兵,退伍後索性定居下來;因軍民同住蕞爾小島,所以雙方時常互相幫忙,部隊舉辦活動時也會邀民衆一同參與,島上軍民關係十分融洽,具體詮釋「同島一命」意涵。
早年兩岸關係緊張,位居前線的烏坵,構築相當完整的防禦工事,站在島上任何一處放眼望去,碉堡、射口遍佈,由於終年受海風吹襲,植物生長稀疏,因此整座島樣貌宛如海上鐵堡,即使承平,仍充滿戰鬥氣息。
除了作戰用的堡壘、坑道,烏坵也有獨特的風景,包括信仰中心媽祖廟、觀音廟、土地公廟,「永樂公墓」紀念爲烏坵犧牲的烈士,以及由陸戰隊弟兄創作的烏坵藝廊、石林和民家廣場等,都爲嚴肅的烏坵增添不同風貌。
不過島上最特別的建物,仍屬國定古蹟「烏坵燈塔」,建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已有145年曆史,這座燈塔源自當年英國爲維護海上權益,導航當時往來福州、廈門的英國船隻,而命工程師D.M.Henderson設計建造,燈塔至今仍留有其署名與建造年份的銘牌。
烏坵燈塔命運波折,抗戰時期即因日軍駐紮於此,遭美軍轟炸,後來國共內戰時,再遭共軍砲擊受損,民國40年,因國軍戰略需求停止點燈照明,改設爲海空域環繞式監視哨使用迄今;106年各界奔走努力下,再度復燈照明,並在107年由文化部公告指定爲國定古蹟;如此一座由助航作用擴延發展出軍事價值的燈塔,可說是在第一線見證百年來的臺灣海峽戰爭史,增添其特殊地位與價值,而今,更成爲駐防國軍「永保烏坵」的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