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民進黨勝公投,臺灣人民輸未來(餘睿明)

四大公投18日登場,下午4點投票截止後 選務人員在投開票所開始唱票。(張鎧乙攝)

1218四項公投結果,跌破衆人眼鏡,四項公投案的不同意票數,都大於同意票數,連最多民意支持的「反萊豬公投」,開票都能開出完全顛倒的情況!

四項公投投票率低,早在2019年6月,民進黨主導《公投法》修法,將公投綁大選閹割之時,民進黨就知道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所以,民進黨面對四項公投案的策略,是集中火力強攻核四公投,並透過民意反對核四重啓,帶動其他三項公投案衝高不同意票數。

簡單說,民進黨所設定的戰略目標,不僅是四項公投的同意票數跨不過門檻不通過,還要四項公投案的不同意票數,完全壓過同意票數!所以,民進黨府院黨高層及所有公職民代,砸下龐大人力、物力及財力,舉辦數千場公投說明會。從投票結果證明,民進黨策略確實奏效,四項公投開票結果,不同意票數都大於同意票數。

民進黨爲何要這樣操作,主要基於三大原因:第一,中間選民投票率低;第二,民進黨的基本盤大於國民黨:第三,看不起國民黨的公投動員能力。這次投票率低,主要原因是有獨立判斷的知識選民及中間選民,出門投票的比例相當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給了民進黨機會,因爲在政黨支持度上,民進黨約有28%,國民黨僅有18%,光是雙方都催出基本盤鐵票羣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民進黨就可贏國民黨10%;換言之,當公投被民進黨操作成政黨對決,國民黨又得不到中間選民奧援,老實說已未戰先敗。

另外,民進黨真的太瞭解國民黨了,國民黨的動員能力,基本上是建立在公職人員選舉上,因爲「候選人」要當選,所以候選人才會花資源去動員。這次的公投沒有綁大選,也就是沒有候選人動員,國民黨高層就算喊到沙啞,基層根本沒有人花資源去動員支持者投票,大家都是做做樣子,交代中央了事。

此外,國民黨公投策略搖擺,加上黨內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不僅削弱藍營支持者的投票意願,也無法爭取到中間選民的認同,讓整個公投氣勢由盛轉衰,最終更以慘敗收場。反觀民進黨,上從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到各縣市首長及立委民代,都把這場公投當成自己的選舉在選,原本規劃的300場公投說明會,因爲反應熱烈,更加碼暴增7倍到2100場。

或許您很討厭民進黨,但您不能不佩服民進黨的凝聚力與動員能力,原本一面倒、穩輸的盤,竟然可以在1個半月的時間逆轉勝!公投結果出爐後,民進黨府院黨高層樂翻天,並對外定調,臺灣人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臺灣人民大勝利。但是,民進黨大勝公投的結果,實際上是讓人民吃萊豬、公投打入鐵籠、藻礁生態破壞,缺電恐成日常,都讓臺灣人民徹徹底底的輸了。

從公投開票結果可以發現,國民黨或許已經弱到不行,對民進黨已無法發揮監督制衡的作用,惟若民進黨天真地認爲,公投大勝的結果可以更肆無忌憚的亂搞,那明(2022)年底的地方選舉,知識選民、中間選民、年輕選民都將傾巢而出,屆時可能就是教訓民進黨的時刻了!(作者爲政治觀察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