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中大使級會談對兩岸的啓示(張良任)

周恩來

1955年4月在印尼萬隆舉行的第一次亞非會議期間,中共總理周恩來與會,並發表聲明「中國政府願意與與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特別是臺灣地區緊張局勢的問題」。其後美國在英國及印度的斡旋之下於7月13日表示,可以在日內瓦舉行美、中雙邊大使級會談。

中方的代表先後是駐波蘭大使王炳南及王國權。美方代表是駐捷克大使約翰遜及接替的畢姆。王炳南赴任之前曾經擔任周恩來的助理,他是會談中的主要人物,一共參加了9年之久。

美、中之所以舉行大使級會談主要是雙方都迫切需要解決美國介入中國內戰及參加韓戰所造成的雙方平民滯留不得回國的問題。在1949年大約有5000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及技術人員在美國研讀,但美國政府不准他們返回中國大陸,其中包含著名的火箭專家錢學森在內。

美、中大使級會談由1955年8月1日到1970年2月20日一共舉行了136次,前73次會議在日內瓦舉行舉行;其後移師波蘭首都華沙。之後,由於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1971秘密訪問大陸及尼克森訪問中國並簽署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會談乃功成身退。

會談的方式在國際談判中極爲罕見。1949年中共建政之後,美國政府採取圍堵的策略,並沒有予以外交承認,當然也不會互設大使館、互派大使。雙方的接觸必須要透過第三國來傳話。兩個互不承認的國家卻各自指派大使級官員面對面的談判長達15年之久,可以說是國際關係中的異數。美國並不擔心官方對官方的談判會讓國際社會誤以爲美國政府對中共承認。這種情況跟目前臺海兩岸很像,在主權上互不承認,但在治權上相互不能否認。

還有一點可供兩岸參考的是美、中理論上沒有官方關係,但雙方都指派象徵主權的大使級官員上桌且談判之前並沒有設定前提條件;中共並沒有說美國不給予外交承認就不接觸、不談判。雙方本於平等精神進行溝通協商,維持一個不但沒有邦交且立場對立,但是可以溝通聯繫的渠道。雙方歷經長達15年的協議雖然只達成了一項有關平民返國的協議,「拖而不斷」,「談而不打」,雙方有一個通氣孔,有助於雙方氣氛的改善,對日後尼克森訪問大陸產生了促進的作用。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在八月初訪臺之後,在臺海掀起了滔天巨浪,兩岸關係陷於達成「九二共識」30年以來的谷底。臺海中線的消失以及「新常態」的出現,擾動臺灣的民心。中共20大後對臺的策略作爲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兩岸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狂喊口號,非友即敵,而是ㄧ如上面所說不設前提條件之下坐上談判桌,談一談,聽ㄧ聽、通通氣,對臺灣來說不是什麼壞事,對國際社會也會帶來安定的作用。也正如同當年陳毅對王炳南的評論「武戲文唱」。(作者爲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