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兩岸統合各自解讀 關鍵在交集(賴榮偉)

圖爲前副總統呂秀蓮舉辦「新女性 Her-Story 50週年巡迴展」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參觀「HER-Story新女性50年」特展時再度拋出「兩岸統合」取代「兩岸統一」。她強調「一箇中國」改成「一箇中華」概念,兩岸不是「統一」,而是「兩岸統合」,如同歐盟、拉丁美洲共同體或東南亞國協,可以統合形成「中華邦聯」。前總統陳水扁當天也到場同框。

其實,陳呂兩位當年執政第一任時早丟出「政治統合」,現任總統蔡英文當時也是大陸委員會主委。蔡英文當時解釋過相似的話,統合並非就是統一。當時民進黨政府在拋出被外界視爲較爲「善意」的論述時,也強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箇中國」原本並不是問題。這也是當時民進黨政府較爲接近「九二共識」的正面迴應。可惜的是,陳呂兩位的兩岸政績給外界留下的鮮明回憶卻是「一邊一國」。

「統合」的提法以及舉證歐盟,這麼多年來,產官學的討論不知幾百回。問題是,就因「統合」這個詞語意義豐富,兩岸各界看待「統合」以及歐盟發展模式上也「各取所需」,彼此間是否有「交集」就待彼此的態度與詮釋。

「統合」,可以是指一個「現在進行式」的「過程」,易言之,比交流更進一步,領域上可以從經濟、社會、文化到政治。通常所謂的「由易至難」,指的是從人民的經濟與社會交流開始,逐步往政治上去,換言之,一個領域「升級」到另一個領域去。事實上,光是經濟這個領域,程度就不同,從自由貿易協議、關稅同盟到如今歐盟這般的完全經濟同盟。

這過程中,是政府來主導還是任由市場與社會順其自然的發展,主導過程中各界菁英的角色又該如何?麻煩的是,歐盟模式也告訴我們,談經濟、談貿易都沒問題,但一旦涉及主權、外交,議題不僅敏感且走向會變得跟經濟性議題不一樣,換言之,成爲統合的阻力。

但「統合」,也可以指涉一個最終的狀態,這狀態,很多人期待的是政治主權上的統一,但也可能僅是政治上的和平共處,比如有學者強調美國與加拿大兩國就是一個安全的共同體,兩國人民間的和平期待與相處已經是堅定的「日常」,以和平方式處理糾紛,戰爭難以想像。即使希望政治主權上的統一,狀況也很多種,可以是中央集權的單一國、強調地方自主的聯邦國、邦聯式的聯邦、聯邦式的邦聯、邦聯、國協等等。

換言之,統合與歐盟模式的討論意義如此豐富,也不難想像兩岸各界詮釋與利用上「各取所需」,當中也各有自身的權力、利益與資源的算計。近年來,大陸政府與民間也廣泛討論「融合」。只不過,各有解讀,各有權謀,彼此是否有交集?交集後是否能夠穩定化?說到底,最後還是迴歸兩岸雙方各界的態度上是否調整一下彼此的認同。

臺灣與大陸若真想讓國際社會各方體會到是真正的好朋友,想證明can help the world,兩岸彼此間的交往以及對內的治理情境,就是國際社會可以接受到的資訊與回饋。兩岸彼此在爭議性的議題上可以善意對話與合作,雙方有衝突時可以避免暴力解決,雙方有麻煩時可以互相援助;除此,兩岸的政府與社會都可以善待內部不同的族羣,包括外籍移民,也包括在臺灣的大陸人民與在大陸的臺灣人,政府與社會在面對公共事務上均充滿着權力與責任共享的精神。倘若如此,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還怕不可得嗎?(作者爲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