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龔明鑫的藉口太不專業(陳宜民、胡思聰)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稱,綠能進度落後是因過去1年因疫情實施邊境管制,很多工程師沒有辦法來臺灣。(本報系資料照)

13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國民黨立委謝衣鳯就我國2020年綠能供電嚴重落後、佔比目標跳票一事提出質詢,答詢的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回答時稱,綠能進度落後是因過去1年因疫情實施邊境管制,很多工程師沒有辦法來臺灣,希望明年可改善;另外,這幾年因大量臺商回臺投資和重大建設等,用電需求增加,不是因爲執行端延遲,是因爲需求端成長。龔明鑫的答詢堪稱是最不專業又不誠實的欺民欺心藉口!在此要提醒官員「所作業不亡,果報還自受」,須知老天有眼,只是暫時不語而已!

根據臺電的年度統計,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度。相較於行政院賴清德院長在2017年11月8日「產業穩定供電策略」記者會表示,經濟部能源局預估2020年再生能源總髮電量252億度的說法,而今只達成約6成目標。另外據報載,政府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目前只達成5.5%,與蔡政府當初爲落實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目標,訂定2020年達到12%的政策目標也跳票,引起各界及環境團體的關切。

其實參考國外再生能源市場發展情勢及國際能源署(IEA)發佈「2021年再生能源市場動態」可以知道,2020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容量並沒有受到COVID-19疫情遲滯,反而大幅增加45%,達到近280GW,是自1999年以來最高的一年,以太陽光電、風能的發展持續成長爲主,企業採購綠電規模不斷擴大。相較於全球綠電大增45%,龔明鑫主委所提我國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跳票的理由不是因爲執行端延遲,而是因爲需求端2%微成長(根據從近年度的總售電量、各部門的用電量變化估算)? 這第二個搪塞理由真是令國人傻眼與憂慮!

另外,龔明鑫主委所提因疫情實施邊境管制,很多工程師沒有辦法來臺灣?請問發展再生能源臺灣沒有人才嗎?依據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的2020年全年執行狀況,2020年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開設培訓課程26班次、培訓170人次及促成離岸風電人才在地化1634人等,總共花多少經費在培育高階人才?現在主委說只能仰仗國外工程師?那我國發展這項綠能產業不是自己找死,未來全須仰仗外人。至於最最不濟國外工程師的入境問題,是否也是因爲政府各部門協調合作不力、防疫工作沒做好?連旅遊泡泡、外交泡泡都可以,爲何不能有綠能發展泡泡?所以,2020年綠能12%的政策目標跳票,政府該負責任的相關部門應該認真檢討,而非信口開河亂掰藉口!

其次在執行端方面,檢視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的2021年第1季執行狀況,有電動車推動作業,但實際上路成效不明;另依據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的2021年第2季執行狀況,有中鋼的「碳捕獲及應用示範場域」合作協議,都是相關協議跟技術轉移,沒有具體建設,更加凸顯蔡政府再生能源發展無作爲、缺乏擔當,坐視政策跳票,嚴重摺損了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並且嚴重危害國人生活環境品質與健康。

據熟悉內情的學者指出,龔明鑫主委兩項說明雖俱爲原因之一,但卻是表象的搪塞原因,真實緣由在於海底基礎工程的海牀地質不如預期,工程困難,成本提高,利潤降低,廠商出脫轉手等因素。歐盟最快將於2026年起開徵碳關稅,以及國民黨立委林奕華13日指出,環保署面對相關修法議題,至今仍是隻聞樓梯響;尤其面對關鍵要徵收多少碳費的問題,更閃避不談等相關問題,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正視能源政策各項目標的落後問題,並積極研修改善策略,否則將危及我國的供電安全。

我國的能源政策能否奏效,除了影響產業競爭力及國人健康安全外,更攸關未來世代與國家「立足臺灣,迎向國際」的能耐和被國際接納的門票,所以,建議蔡政府各部門,必須要以能兌現穩健、多元、潔淨、可負擔、確保能源供給低碳高效、安全無虞的能源政策爲施政重心,並且窮盡一切技術專業提高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佔比;並積極改善空氣品質,對各種排放源提出具體的減量目標與政策措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推動調適策略,依階段期程逐步落實NDC及2050淨零碳排目標,以確保我們國家能在國際社會昂首闊步,而非被千夫所指!(作者陳宜民爲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胡思聰爲臺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前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