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張勇,手握頂流VC/PE天團
消失在中國網友視線裡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又有動態了。
作者 |霍雲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消失在中國網友視線裡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又有動態了。
他幫海底撈完成了一波精明操作。近日,海底撈發佈公告稱,旗下全資附屬公司Newpai與特海國際全資附屬公司Haidilao Japan訂立了一份股份轉讓協議,前者以26億日元的價格買下日本溫泉度假村品牌JAPAN HAI。交易完成後,海底撈所涉業務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自從今年3月張勇卸任海底撈CEO以來,這位新加坡首富就消失在公衆視野。而他親手打造的市值4500億港元海底撈早已不復往日輝煌。有人說,海底撈股價悽慘是張勇跑到新加坡“退休”所致。沒錯,張勇是“退休”了,但他退的是“爲人所知的A面”。
一
上個禮拜,張勇的老婆舒萍剛剛收到一項人事任命。
港股特海國際日前宣佈對原有董事會進行調整,周兆呈辭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並任命舒萍爲特海國際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舒萍雖然是張勇的老婆,外界卻極少收到與之有關的消息,舒萍身影大多隻出現在各大權威機構發佈的富豪榜單裡。
對於這項人事任命,有分析人士解讀爲,“張勇夫婦要搞一場大動作”。2018年9月,隨着港交所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港股迎來了一個市值超千億港元的火鍋界巨頭海底撈。那是張勇夫婦第一次以人生贏家的高光形象亮相,外界順便記住了張勇的美貌老婆,舒萍。
按着彼時張勇夫婦持股62.7%計算,二人通過海底撈上市斬獲600億港元身價。也是那一年,這對中國夫婦被曝變爲新加坡夫婦,並在網上掀起波瀾,差點把海底撈拽入深淵。
2020年,遭遇洗禮的海底撈難見好消息,現金流吃緊。張勇卻一反常態迅速擴張,將海底撈全球門店擴充至935家。別看張勇大搞全球擴張,他在中國卻已萌生退意。
張勇用兩個月時間幹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啓動接班人計劃”,稱“自己將在10年到15年內退出”;第二件事,張勇名下家族基金擬配售4700萬股股份,共套現15.6億港元。他的一番操作,差點又把自己拽入輿論漩渦。張勇靈機一動,跑回新加坡躲過了口誅筆伐。
再有張勇的消息,便是他卸任海底撈CEO的“退休”時刻。此後,即便外界討論海底撈,也很少提及張勇,他的輝煌彷彿停留在海底撈港股上市的一瞬。外界不清楚的是,張勇很早就在謀劃着事業的B面,擺脫“火鍋大王”烙印,做一個手握資本全球掃貨的投資人。
二
張勇想做投資人到不奇怪。
幾乎所有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都在琢磨涉獵VC/PE行業。
但張勇與市面上互聯網大佬做VC/PE不同,他不屬於跟風投資,甚至國內創業創新未興起,產業資本沒遍地開花時,張勇就意識到了資本撬動財富、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爲了實現這一步,張勇秀起了精湛的“演技”。
2010年,紅杉中國、高瓴還是國內初出茅廬的“新基金”。同年,某創投服務機構舉辦的VC/PE峰會上,幾個投資人孤獨的坐在一起,面露苦澀與辛酸。“我看,今天國內知名VC/PE差不多都到了,這就是目前的行業現狀,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加入這個圈子。”
投資大佬們爲未來發愁。一個誰都想不到會入局的人,悄悄謀劃着未來。
這個人便是,張勇。2012年,A面暢談海里撈如何賣好火鍋,擁有獨特企業文化,服務幹到極致的張勇,B面謀劃着大事,他派遣海底撈心腹苟軼羣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
這家投資公司名叫海悅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VC/PE圈子都沒聽到過海悅投資的大名。一方面是,張勇雪藏的很好。他在外界避開了投資人身份,以“火鍋大王”聞名遐邇;另一方面,海悅投資主要扮演LP角色,即給市面上的VC/PE提供資金,間接投資。
查閱海悅投資出資的VC/PE名單,可以用震驚來形容。沈南鵬的紅杉中國,馬雲的雲鋒基金,嚴力的鐘鼎資本,還有老牌PE景林投資等。截至今年12月,海悅投資已間接投資397筆,張勇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對頂流VC/PE天團的佈局,修煉投資內功。
當外界以爲2018年海底撈上市,張勇的一夜暴富只是偶然,殊不知他用“演技”瞞過了所有人。張勇對VC/PE行業的理解、股權投資的履歷並不比沈南鵬、張磊低。
他只是擅於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弄的外界以爲自己一門心思搞火鍋。
三
所以,張勇夫婦變成新加坡夫婦這件事,外界得知,感到不可思議。
大網紅、知名大佬董宇輝常說,“你凝望深淵,深淵也在凝望你。”外界看到的張勇,只是他想讓外界看到的樣子。這些年,不少自媒體人分析大佬,卻沒人能看透張勇。
2023年,海底撈股價跌跌不休,張勇個人財富卻達到了750億元,位列“2023胡潤百富榜”第45名。媒體天天報“海底撈市值蒸發千億”。然而,張勇個人財富不亞於海底撈的巔峰時期,他用手中資本完成了與海底撈暴跌的“對衝”,賈躍亭在他面前纔是真“弟弟”。
除了擅長VC/PE投資,張勇在二級市場的運作才能也很有“天賦”。前面提到,他老婆最新擔任董事會主席的特海國際,就是張勇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海底撈上市後,張勇對外展開了更爲廣闊的計劃,進軍全球。於是,他決定把海底撈海外業務分拆,搞出了特海國際。
但這本質是一場資本運作,特海國際分拆出來馬上去港交所敲鐘,使得張勇又增添了一筆財富。有了財富,張勇的投資之路才能更順暢,他把目標瞄準全球,也給海底撈裝入不少新業務。讓海底撈的門店開到各個國家,張勇則透過海底撈的切入,盯着全球低估資產。
就像日本溫泉度假村品牌JAPAN HAI。不過,這個品牌其實是特海國際搞出來的項目。根據海底撈公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Newpai與特海國際全資附屬公司Haidilao Japan訂立了一份股份轉讓協議,前者以26億日元的價格買下JAPAN HAI。相當於玩了一出“左右互搏”。
倒騰來、倒騰去,海底撈成了特海國際的接盤俠。這就比較好理解,特海國際董事會調整,讓老婆去當老大。一二級市場的成功操作,正讓張勇夫婦源源不斷的獲取財富。
或許今天的張勇不能算一個被持續稱讚的企業家,可從VC/PE視角看,比他強的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