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美國爭霸 中國「共存」壓力山大(蕭衡鍾)

以中國的「雙循環」戰略爲例,「雙循環」戰略的目的並不是要與西方脫鉤,而是希望更好地推進高水準開放、提升經濟自主性。中國意在「共存」,美國卻是想要與中國分個高下。(圖/Shutterstock)

華盛頓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資深主任易思安(Ian Easton)在最近的新書《最後的鬥爭:中共全球戰略大揭秘》(The Final Struggle: Inside China's Global Strategy)中,指稱中國大陸在習近平的領導下,結合網路科技進化爲「數位極權」,並從好萊塢到長春藤大學、從美國西岸的矽谷到東岸的華爾街,正在對美國進行一種全面性、全方位且無聲的「入侵」。

易思安的話表明了,不是中國自己要當美國在地緣競爭的最大對手,這是美國自己給中國下的定位,而只要美國想繼續取得全球霸主地位的既定目標仍然不變,那麼,美中「戰略競爭」的狀態將長期存在。

中國正在超越美國

易思安認爲,中國與習近平的「全球戰略」、還有對美國進行全面性、全方位且無聲的「入侵」始於一個神話,也就是14億中國消費者的神話,讓世界上每家公司、每個組織都別無選擇,只能去中國,或與中國政府合作,才能獲取中國不斷增長的市場。

同時,在美中「戰略競爭」正熱的態勢下,易思安稱中國與習近平的「全球戰略」,不但在全球範圍發揮影響力,也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國家利益、戰略利益,還有由美國所領導建立的那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造成威脅,將嚴重挑戰美國重新取得全球霸主地位的既定目標。

隨着綜合實力的持續成長,中國正在趕超美國是不爭的事實,中國並已成爲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兩年前,中國就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雙循環」戰略,希望利用國內大市場的優勢,使中國有實力在飛機制造、晶片、汽車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新,減少對西方國家的依賴,也防止被美國不斷威脅,推動更平等的合作。

澳洲知名公共知識分子克萊夫漢彌爾頓(Clive Hamilton)便針對中國,在他的書中指稱「中國利用銳實力來『染紅』澳洲」,他警告澳洲及西方世界要留意中國「無聲的滲透」作爲,澳洲國會還爲此於2018年制定專法,通過了《反外國勢力干預法》。

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於201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則是計算了各國的經濟表現、科技、國防及外交影響力等,指出全球國力最強的國家爲美國,緊隨其後是英國及排第三的中國。但報告預料,隨着經濟成長及軍事投資增加,中國國力最快於2020年超越英國。

該份報告也指出,儘管英國仍保持第二大國家的地位、且「脫歐」的紛擾目前仍未對該國國力構成明顯影響,但還是敦促英國若要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就要優先考慮加強投資軍事研發及軍隊,並謹慎對待快速擴張的中國所帶來的嚴峻挑戰。

而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在2019年11月的一份報告中也指稱,美國聯邦機構對於中國招募研究人員反應太慢,讓美國納稅人不知不覺爲中國經濟和軍事崛起提供資金。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反情報部門助理主任布朗(John Brown)在當時出席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作證時表示,中國長期實施的「千人計劃」招募在美國的研究人員把美國實驗室智慧財產轉移至中國。

而FBI探員波納沃隆塔(Joseph Bonavolonta)於當時也認爲,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及經濟繁榮造成更大、更嚴重或長期的威脅,他指稱,中國政府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取代美國成爲超級大國。由此可見,中國綜合實力的持續增長,早已讓西方國家備感壓力,把中國定位爲美國在地緣競爭上的最大對手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美國自己,這是美國給自己下的「套」。

美國中心主義與霸權將會終結

易思安表示,美國傾向於認爲競爭主要是在軍事和國防領域,一般不會把貿易、經濟、科研、技術等當成國際競爭的領域,並傾向於認爲這些是美中之間可以合作的領域,但卻指稱中國「肯定不是這麼認爲」。其實,易思安此言差矣,因爲從步入世界舞臺之日起,美國就確立了以爭奪全球霸權地位爲核心的目標。

冷戰期間,美國利用經濟援助與軍事援助等手段,在東亞於第一島鏈「屯兵」建立勢力範圍、在西歐通過北約組織的制度安排進入歐陸腹地,並以之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歐亞大陸佈局的基礎,確立了美國成爲西方霸主的地位。

如今,美國則是拿着高科技、美元、貿易當作武器,對俄羅斯、中國等新興國家進行封鎖、制裁與脅迫,以經濟與安全議題來捆綁歐洲及印太地區,並通過軍事和政治同盟來夾擊中國跟俄國,美國這種對抗、強權的政治力量,還有「美國中心主義」的霸權心態,通過其「印太戰略」進一步加劇了陣營化的對峙趨勢,迫使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嘗試與考慮「如何減少對於美國的依賴」的問題。

美國需要知道,在現今的國際格局下,已經沒有國家有能力去完全封鎖某一國了,再怎樣封鎖圍堵、再如何「制中」,也不可能遏制住中國的崛起與發展,一味的對立與對峙只會暴露出美國的自私,以及倒逼新興經濟體更加重視在技術和金融上的自主能力發展,以抵禦美國的霸權壓制。

以中國的「雙循環」戰略爲例,「雙循環」戰略的目的並不是要重回封閉式經濟或自給自足的經濟,也不是要與西方脫鉤,而是希望通過中國國內大市場的優勢來擴大進口、再平衡貿易與經濟的關係,以更好地推進高水準開放、提升經濟自主性。中國意在「共存」,美國卻是想要與中國分個高下,這難免會讓中國感到「壓力山大」。

(作者爲國立聯合大學助理教授,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