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中國成海權強國的戰略意涵(蕭衡鍾)

從《華爾街日報》對於共軍海軍現代化的「肯定」來看,足以體現中國「海洋強國」戰略思維的成功。圖爲中共海軍「駱馬湖號」遠洋綜合補給艦,提升解放軍海軍遠海支援保障作戰能力。(新華社)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日前於節目上認爲,如果臺海發生戰事,成敗將是取決於臺海周遭的海上作戰,而不會是在臺灣本島的登陸與逆登陸作戰。確實,臺灣雖有海峽的天然屏障,但隨着共軍的軍事現代化發展,共軍海空軍已具備突破第一島鏈並進入印太地區的兵力投射能力。

因此,臺灣海峽的「屏障」已成過往,而臺灣本島的戰略縱深又是無法與烏克蘭相比的,所以郭正亮引述《華爾街日報》的分析,認爲臺灣的整體防衛策略、建軍資源部署與國防科技方針該想的是怎麼阻絕共軍於海上,而不是「捨本逐末」地去想「登陸之後」。

這是因爲過去20年來美國的戰略重心都放在國內外的反恐戰場,相對忽略美軍自身的海軍建設與能力提升,造成現階段美國海軍配置出現了結構上的困境,就連美軍海軍都在擔心比不上共軍海軍,顯見《華爾街日報》對於共軍海軍現代化的肯定,而這項發展可以說是取決於中國「海洋強國」戰略思維的確立。

中國「海洋強國」的戰略思維轉折

過去,「以農立國」的中國側重陸權的發展甚於海權,一直到鴉片戰爭才意識到海洋對於國防安全的重要,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之後,中國的海軍戰略長期都注重在「近岸防禦戰略」上,以加強防禦、鞏固海防作爲主要目標。

到了1980年代後期,時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才主張將戰略目標調整爲「近海防禦戰略」,並提出中國大陸海軍的三階段論,第一階段是2000年前掌控第一島鏈及島鏈內的黃海、東海、南海海域,第二階段爲2020年前掌握第二島鏈內的西太平洋海域,第三階段則是2050年前將共軍海軍打造成全球性的遠洋海軍。

在胡錦濤主政時期,共軍海軍將「近海防禦戰略」調整至「遠海防禦戰略」,擴大了海軍的遠洋能力,包括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戰略威懾與反擊能力,逐步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推動海軍建設的整體轉型,胡錦濤更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海洋強國」一詞。

「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而習近平在接任上臺後,也以此爲目標,並與其「中國夢」理念進行連結,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選擇。

「海洋強國」所代表的意涵在於,首先,中國進入到新常態時期,海洋經濟成爲帶動經濟成長不可或缺之動力,而「海上絲綢之路」的推動,將有效建構「藍色夥伴關係」,並帶動區域的海洋經濟效益。

其次,爲維護海洋經濟的穩定發展,中國強調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也就是海洋國防建設將與海洋經濟並行發展,透過加強建設一支強大且現代化的海軍來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目標包含軍隊的科技化、遠洋化及核動力化等現代化目標,讓中國從「陸權國家」轉向「陸海權國家」。

「海洋強國」下的地緣戰略與建軍規劃

可以說,中國受到了現實國際局勢中「實踐海權方能強國」的思想衝擊,啓發其「海陸並重」的戰略思維,企圖追求陸權和海權的平衡,從而實現海陸雙重價值,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多重價值和多重輻射力。

故不論就「陸權論」還是「海權論」的觀點來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基礎,其共通點都是在於對交通線的掌控,不僅在戰略空間上實現了向西拓展,由陸路西進至歐亞大陸、海上擴展至印度洋,更藉此獲取陸權及海權優勢,有助於提升本身的整體實力來和美國這個海權強國、也是衰退中的霸權國相抗衡。

而就共軍海軍的戰略轉型來說,便形成了一種「陸權式海洋地緣戰略」,這是爲了能夠在國際結構中,與美國這個現存的海權強國相互對峙所發展出的特殊地緣戰略形式,在發展上有兩個重點方向。

第一,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構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戰力量體系,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禦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

第二,在軍事安全合作部分加強與多國護航力量的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國際海上通道安全,並廣泛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事務,推動建立突發情況通報、軍事危險預防、危機衝突管控等機制。

共軍海軍採取此種戰略轉型的意圖,在於想要藉由發展一支僅次於美國的強大海軍,一來抵抗美國自海上投射而來的戰略壓力,二來改變美中兩大強國在海上的力量對比與勢力消長,三則試圖拒止美國的干涉、使之無法介入或妨礙中國達成其地緣戰略目標。

儘管對於美國想要重掌印太地區的領導權是重大威脅,但從《華爾街日報》對於共軍海軍現代化的「肯定」來看,足以體現中國「海洋強國」戰略思維的成功,同時,也代表美中兩大強國的「戰略競爭」,以及雙方在地緣競爭下的海陸權兩極對峙,都將在一定時間內持續下去,至於是否「鬥而不破」則有賴於雙方對於戰略風險的溝通、把握與管控。

(作者爲國立聯合大學助理教授,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