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巴以衝突對臺灣的啓示與謬誤(譚傳毅)

以色列地面部隊攻入迦薩地區,長達數百公里、深達80公尺的地道網路。(示意圖/Shutterstock)

哈瑪斯於10月7日清晨對以色列發起全面攻擊,短時間內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5000多枚火箭彈,這是多年來哈瑪斯對以色列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甚至有哈瑪斯高層說,未來解放軍可能以奇襲方式對付臺灣。

奇襲是臺灣上下左右所「期盼」的事情,連大陸軍事專家也承認,不會和臺灣打持久戰與消耗戰。除了奇襲之外,臺灣能夠從巴以衝突中得到什麼啓發?

啓發一:何不地道戰?

早年國軍撤守臺澎金馬,即在金馬兩大陣地挖掘了大量的坑道,規模遠大於哈瑪斯軍民所挖掘的地道。

與哈瑪斯地道不同的是,金馬與大陸不接壤,國軍經營的地道是以軍事作戰「戰力防護」觀點出發,而不是哈瑪斯級別的游擊戰地道,強調隱藏、突擊、伏擊、轉移。在本島則完全沒有考慮建設地道戰。

既然在本島沒有地道,關於戰力防護就顯得「淺薄」,只能以僞裝方式保存軍力,例如把勇虎戰車、雲豹甲車僞裝成工程車,或把捷運變成地下基地待命出擊;再如陸軍AH-64E阿帕奇和UH-60M黑鷹直升機降落新竹高鐵站附近,進行熱加油、熱掛彈、補給等,演練「戰力保存」任務。

很明顯,光是以僞裝方式並不足以保存戰力,因爲在戰前解放軍必然對三軍部隊各種戰力實施偵察、定位並監視,在這種情形之下,國軍有必要在陣地裡面挖掘地道,儘可能像癌細胞一樣向外拓展,與交通要道和捷運系統連接在一起,這樣纔可能進行遊擊巷戰,隱藏、轉移我方兵力,突擊、伏擊解放軍。

根據哈瑪斯經驗,歷經20多年的挖掘,地道數量超過1000個,總長度達500公里,其複雜程度可能連哈瑪斯自己都搞不清楚。而且,基本的地道結構包括主線與支線,還會建有安全室與休息室;此外,飲水、食品和彈藥儲備必不可少。精心設計的還可能在主要地道建設安全牆和陷阱,防止敵人入侵、灌水、灌水泥、放毒或煙燻。

如果國軍能夠在基地內建設地道與地面工事,就能在近距離形成能打、能藏、能機動的陣地防禦體系,那將是解放軍噩夢。解放軍爲降低損失,將不會貿然進洞,而可能會以現代手段封洞、並殲滅地道內的國軍。無論怎麼搞,建設地道絕對可以拖延遲滯解放軍行動。

解放軍技術遠比國軍先進,可用來反地道戰的手段極多。例如在偵察方面,有全天候覆蓋本島的間諜衛星,以及大量的無人機和高空氣球,獲得本島軍事基地光學成像、雷達成像和電子信號,同時可以追蹤地面目標。

在空中方面,可經由戰機和無人機投放鑽地彈,在鑽入地道深處或者地堡掩體工事後,接着引爆主體炸彈,用以摧毀地道和地道內哈瑪斯分子與設施。在地面,解放軍可能使用戰鬥工兵專門搜索和破壞地道。無論使用何種方式反制地道,必然延宕貽誤戰機。

啓發二:何不綁架人質?

哈瑪斯綁架了大約250名以色列人質,其目的是增加與以色列談判的籌碼、交換被俘的巴勒斯坦囚犯、保護自己。2011年,以色列釋放了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以換取一名被哈瑪斯關押5年的以色列士兵。

而國軍戰力保存也有類似的效果。戰力保存除了僞裝和隱藏,其內容還包括把部隊疏散到民用建築,例如廠房、校園、民居、超市、影院、高架橋下、隧道等,目的:準備巷戰、把居民當作人質。事實上,把部隊疏散到民間,就是變相的綁架平民。

這個思維與正規反登陸作戰相反,不是要「民轉軍」(抽調後備、動員和民防部隊到正面戰場),而是要「軍轉民」,把正規部隊疏散到民間,就像哈瑪斯一樣,區區幾萬人武裝分子和迦薩廣大人民羣衆混雜在一起,只要以軍發起攻擊,必然傷及無辜平民。此時,居住在城鄉的平民就是國軍的人質。

在電視裡面,我們看到了以軍大規模轟炸迦薩北部,按照以軍的說法與做法,推平迦薩北部建築物與地道、消滅哈瑪斯,把迦薩北部變成巨大的水泥廢墟絕非難事,至於會有多少哈瑪斯武裝分子與平民死亡,那是另外一件事情。

由於哈瑪斯武裝分子與平民混雜在一起,很難區分敵我、更別提精準打擊;目前以軍能做的就是假設哈瑪斯武裝分子躲在地道里面,地面則有平民也有哈瑪斯武裝分子。當軍民不分的時候,只能進行無差別打擊,這就是全世界指責以色列的地方。

可以想像,清剿地道是多麼的困難,難怪以色列軍方打算長期抗戰。同理,未來兩棲登陸作戰一旦打響,解放軍登陸之後,發現國軍地面部隊都「匿蹤」了,重裝備遁入地下,兵員散佈城鄉各處,時不時偷襲行進間解放軍登陸部隊...,這才能展現臺灣人抗中的決心。可能這纔是美軍希望國軍打的巷戰吧!?

事實上,能夠作爲「人質」的地方還很多,例如炸燬核能發電廠、砸毀故宮國寶,這些可是全世界的災難與瑰寶,一定可以嚇阻解放軍。別忘了在2001年3月,塔利班就以爆裂物炸燬千年巴米揚大佛,表示對真主信仰的頌揚。塔利班能,爲了臺獨爲何不能?

如果兩岸關係搞到非動武不可,什麼下三濫手段根本就無所謂了。總之,國軍別再夢想在正面戰場迎戰解放軍,趕快把戰力移轉到民間,所有的軍民同胞手牽手一起衝向戰火!

一個謬誤:哈瑪斯式突擊

10月7日凌晨,哈瑪斯突然對以色列發起火箭彈打擊,到底事前以色列與美國情報單位是否知情,至今仍不清楚。這個火箭彈突擊雖然意外,但是把許多事情捋清楚了。

爲何沒有國家想收容巴勒斯坦難民?爲何以色列鯨吞蠶食巴勒斯坦領土,並把巴勒斯坦人逼到沒路可走?1987年建立的哈瑪斯採取偏激強烈做法,是否得到摩薩德的金援、用以對抗當時由阿拉法特所領導的巴解組織?

以色列周邊遜尼派國家要不是採取綏靖主義或和平主義例如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約旦以及其他酋長國,要不本身如泥菩薩力有未逮,例如陷入內戰的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伊拉克(65%人口是什葉派),唯一能夠叫板以色列的,反而是什葉派國家伊朗。

美軍2個航母戰鬥羣部署地中海東部,目的就是威嚇伊朗;只要穩住伊朗,此次事件應該可以控制在某個範圍之內,註定被犧牲的,當然是哈瑪斯。也許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可以暫時逃過一劫,誰知道以後呢?

眼見遜尼派兄弟國不想過度介入巴勒斯坦事務、以色列把巴勒斯坦人逐漸趕出迦薩與約旦河西岸的狼子野心不斷增強、西方國家又不斷偏袒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別說建國,接下來恐怕連生存的空間都沒有。既然如此,哈瑪斯何不搞個大條的,把自己逼入絕境,把民族生存全部攤在世人之前。這是哈瑪斯發動突擊的遠因。

哈瑪斯發動突擊的背景因素是匱乏與絕望,這與解放軍對臺動武所發動的奇襲,在本質上絕對不同,雖然在手段上是一樣的。事實上,所有食肉動物的獵殺都是突擊,我們不可妄自類比突擊。

兩岸任何一方,都遠不到匱乏絕望的地步,相反的,兩岸戰爭還越來越朝着孟子的「義戰」方向發展;戰爭發起必須符合某種禮儀與程序,例如「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之中,即爲正義之戰。這個弔民伐罪顯示在某個「檄文」之中。

具體表現在於1979年由葉劍英代表人大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開啓了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至今爲止,中共並未放棄和平統一。若要武統,中共官方必然會發表一篇新版的《告臺灣同胞書》,這樣才符合「義戰」的精神。

當然,武統的過程必然是突擊的,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 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勢也」。哈瑪斯高層固然沒說錯,解放軍對臺動武必然是突擊的,但我們絕不能忽略突擊戰的政治前提:和平統一。

只要中共未放棄和平統一,就不會有突擊,更不會有類似以軍在迦薩對哈瑪斯武裝分子與巴勒斯坦平民的殺戮。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