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現狀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作者:TOM DI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709971/answer/705850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優勢劣勢我們對比着看比較好。本人就所讀的(管理行爲)一書嘗試解答一下。

國企和私企,在這裡我們先默認是指盈利性企業,不是公共服務型的。以經濟效益目標的企業。

首先在目標上,國企和私企的目標是有差別的,當然我們分析那些經濟收益大家相同的目標的組織。但是,國企的目標在一些時候並不是個人的目標,比如一把手並沒有國企股份。而私企的所有權就是老闆的。這就會導致做決策的時候有很大差異。國企考慮東西更多(不一定全是好的)私企更多的考慮利益(也不一定全死好的)。

比如大家都普遍認爲的國企效率低,就是因爲目標大家是不一樣的,私企目標是賺錢,當然以經濟效益爲主要考慮目標。而國企經濟效益有時候並不那麼重要的考慮。所以做出的行爲也與私企有較大差距

同行業業務公司,顯然國企私企差距很大。除了在目標上的差距會導致決策差距以外。權威差距也很大,國企權威主要以管理層級劃分,而私企雖然也是以權威層級劃分但是非正式權威也起着很重要作用。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官大一級壓死人,私企裡這方面就好很多。畢竟,國企是有一些統一標準的。而私企就靈活的多。當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有時候私企的官僚作風並不比國企弱。官大一級壓死人在以經濟效益爲主要目標的組織有很大弊端,但是在一些非盈利組織,比如軍隊,沒有這個權威軍隊就很難管理。

個人對組織(企業)的忠誠度上,是不能以國企和私企區分的。畢竟和個人愛好,抱負,期望有很大關係。具體情況結合個人分析。當然,一個管理科學的企業大部分時候比一個管理落後的企業個人的忠誠度上更高。這個忠誠並不全是褒義詞,或許用感情上依賴比較好理解。比如一個貪官顯然是很依賴自己的職位權利的,你剝奪他的組織,職位,權利他是很難受很抵抗的。再例如,一個總經理辛辛苦苦經營的公司,哪怕他沒有一點股份,對這個公司有時也是很有感情的。我並不是說國企的忠誠都是壞的,私企忠誠都是好的,因人而異。

在做決策的理性限度方面,還是因人而異。一個理性限度有限的人在做決策時,處在國企和私企中區別不是很大。倒是其他方面,比如存續期望(包括自己的升職加薪等等下面說到)國企和私企有着不同標準,這也會影響到決策時的理性考量

不管是國企私企,個人對組織都是要得到一定”刺激“(酬勞,待遇晉升期望等等)。對於一些未來的預期我們稱之爲存續期望。這是很重要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家爲什麼都偏好國企。因爲國企不但提供更合適的穩定的待遇,還有存續期望,主要指升職。很明顯,同等職位的人在國企和私企中,人們對他的評價是相差很大的,這也就影響了其本人的心理。在一些非盈利組織中,比如政府,存續期望更加明顯,很顯然,私企提供不了國企和政府這種組織能提供的一些非經濟性的期望。比如做官有更符合人心理的”權利“。更不要提”權錢交易“可以兩者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