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圖 讓臺灣土地公廟站上國際舞臺

臺中市林佳龍(中)頒獎給「第3屆福德祠學生競圖」獲獎的學生。(盧金足攝)

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左)專程來臺灣擔任土地公廟設計比賽評審,和市長林佳龍都認同土地公廟新風貌,爲時代注入新活水。(盧金足攝)

第1名的福德祠設計作品,由日本大阪市大學學生芥隆之介與臺灣建築師黃志瑞合作的「Under a Roof」奪冠。(盧金足攝)

南加州建築學院翁瑞鴻設計的「漂浮的廟」,拿到第2名,廟宇造型不拘泥於傳統,展現宗教信仰中心的各種可能。(盧金足攝)

第3名是奧地利理工學院Julia.Soto作品,以竹子赤材理念,結合東方元素。(盧金足攝)

臺灣很多公共建設都透過國際競圖,臺中市舉辦「第3屆福德祠學生競圖」,也首度以國際競圖吸引來自日本、美國、臺灣等9個國家的學生共307件作品參賽,今天(5日)結果出爐,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學生芥隆之介與臺灣建築師黃志瑞合作的「Under a Roof」(暫譯:垂降的大屋頂)奪冠。西屯區河裡長陳資源說,臺灣第1座的國際競圖土地公廟,要讓最本土的土地公、土地婆站上國際舞臺

土地公廟可以是什麼樣子?「第三屆福德祠學生競圖」活動今天在西屯區大河裡福德祠舉行投票決選,最後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學生芥隆之介與臺灣建築師黃志瑞合作的「Under a Roof」作品脫穎而出,透過屋頂從天到地垂降與大地融合,傳達將神帶到地面的概念,這項保留傳統宮廟屋頂又不失現代感的設計,獲得信徒代表青睞脫穎而出。

每2年舉辦1次的「福德祠學生競圖」今年邁入第3屆,並首次以國際競圖形式辦理,這次選定坐落水湳經貿園區的大河裡福德祠爲設計標的,吸引來自9個國家的學生共307件作品參賽。

主辦單位臺灣大方廣人文美學協會與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邀請臺灣建築雜誌社總編輯王俊雄、詩人劉克襄、日本 Norihiko Dan And Associates主持建築師團紀彥等人擔任評審,經過2階段審查後,選出入圍前3名的作品,並於今日由53名大河裡福德祠信徒代表投票決定最終名次,結果由「Under a Roof」摘金

與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學生芥隆之介配合設計的建築師黃志瑞表示,「Under a Roof」設計爲「ㄇ」字型,開口面向馬路象徵包容與開放,建物保留並加大傳統宮廟的屋頂,讓屋頂從天到地的垂降與大地融合,在傳統的外表下,建物內部的設計則可充滿變化,象徵建物這項容器,可以隨着時代變化。

日本 Norihiko Dan And Associates主持建築師團紀彥則說,這項作品透過加大的屋頂連結天地,象徵將天上的神明帶到地面,充滿東亞文化中包容的精神也獲得評審們的喜愛。

在臺灣曾以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的第一航廈改建案、日月潭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設計案=力接連獲臺灣建築獎首獎作品的團紀彥強調,這次競圖比賽規模不大,但是對提升臺中的國際能見度非常有幫助,他也認爲第2、3名作品的可行性非常高,若有機會,市府亦可向其他有改建計劃的福德祠推薦。

第2名作品爲南加州建築學院翁瑞鴻設計的「漂浮的廟」、第3名是奧地利理工學院Julia.Soto作品,以竹子赤材和理念,結合東方元素。

市長林佳龍抵達活動會場時,先在立委張廖萬堅、市府都發局長俊傑陪同下向土地公上香,並隨後致詞指出,大河裡福德祠坐落在臺中市最精華的水湳經貿園區,好的生活環境一定要融入在地文化。

林佳龍說,福德祠是地方信仰中心,社區民衆將它當作自己的家廚房而經常走動,因此一定要融入在地特色,他感謝所有辛苦的評審,也承諾會向其他福德祠推薦第2、3名作品,他也頒發獎牌給入選佳作的13名參賽者,鼓勵他們是下一個令人期待的建築師。

立委黃國書表示,相較於前兩屆的競圖標的福德祠,所坐落的土地都因不符合都市計劃而無法興建,這次大河裡福德祠的土地即爲宗教用地,因此可行性更高,因此票選結果也更受注目。

他期待大河裡福德祠能依照設計興建完成,除可將傳統的福德祠賦予都會語彙外,更可突破過去福德祠的型態,讓當地增加一個新的觀光與休憩地點。

都市發展局長王俊傑說,這次競圖活動報名踊躍,初選階段共吸引來自美國、日本、奧地利、西班牙、中國以及臺灣本地等9個國家的學生共307件作品參賽,而進入第2階段複選的18件作品則包括了來自美國、日本、奧地利、西班牙、中國以及臺灣本地的參賽學生,多元各異的觀點加上不同的背景經驗,令人對未來大河裡福德祠的規劃設計充滿想像與期待。

戴育澤指出,「福德祠學生競圖」活動每2年舉辦1次,以建築、都市、景觀室內設計等相關科系學生爲對象,每次競圖皆選定1座福德祠作爲競圖標的,讓學生有機會應用所學,並落實關心社區發展行動,也爲傳統宗教、民俗、文化、景觀、生態,注入時代活水。

勇於突破,接受創新的西屯區大河裡長陳資源說,本來有百年曆史的大河裡土地公廟,位在水湳經貿園區,面積266坪,區段徵收後分配到191坪的土地,將當成興建新土地公廟的基地,得獎的作品爲2層樓設計,採木作或鋼筋還要建築師研議,經費要上千萬元,當地里民認同保留傳統又有新意的土地公廟,也能成爲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