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盪衝擊全球IPO市場 臺灣前10月上市櫃新掛牌只有31家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企業申請上市櫃掛牌的家數只有31家,年減近37%。(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金管會最新統計指出,今年前10月企業申請上市櫃掛牌的家數只有31家,較去年同期的49家,一舉衰退近37%。金管會表示,上市櫃IPO家數減少,主要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情勢波動影響所致。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針對「證券市場逐筆交易盤中零股交易的推動方案、進度及IPO績效」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觀察近年來上市櫃公司掛牌表現,根據金管會報告指出,2016年IPO(首次公開募股)家數爲61家,2017年則降至44家,2018年又提高了62家,到了今年10月底前只有31家。

金管會表示,2017年IPO家數減少,主要是部分公司考量匯兌損失美國市場因素影響送件時程;至於今年前10月則是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情勢波動影響,較去年同期的49家,減少36.7%。

針對上市櫃IPO家數衰退,金管會說明,IPO家數涉及總體經濟景氣循環產業結構,以及發行公司本身上市櫃意願,加上今年度以來國際IPO市場普遍表現不佳,臺灣也受影響。

另據WFE(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統計,截至6月底,全球IPO家數較去年同期減少35.2%,若細分亞太北美及其餘國家地區,則分別減少32.7%、22.3%及55.4%,呈現全球性衰退態勢

金管會指出,臺灣到今年6月底爲止,IPO家數爲21家,較去年同(29家)減少28%。另在亞洲國家中,除了韓國新加坡深圳的IPO,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外,香港上海日本的IPO家數,則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24.5%、25%及25%,均呈衰退情形

營造更友善資本市場環境,吸引更多具潛力優質特色企業在臺掛牌,金管會已督導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參酌國際市場相關規定,以及外界建議,完成增訂多元上市櫃條件、縮短企業申請IPO審查時間設置專責服務檯商窗口、放寬股票集保彈性措施,並已訂有相關承銷商專家輔導機制、審查程序及不宜上市櫃條款等相關規定,兼顧IPO案件品質,以保障投資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