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返鄉兩樣情

洛杉基

前些日子有感於美國廠商紛紛從中國大陸返鄉,撰文蘋果電腦返鄉,給了我們什麼啓示?》,懇切希望政府能以蘋果電腦爲鑑,鼓勵臺商返鄉,帶回資金與大量就業機會;並提供友善的經營條件,讓這些大批在李扁時代出走到對岸的臺商,能感受到他們家鄉對他們的歡迎,更讓這些在異地漂流數年的鮭魚們,能夠重返出生的故鄉,一起爲臺灣打拼。

相反地,清大某「榮譽教授卻撰文強烈反對這些「只會拉屎的鮭魚」返鄉。文中充滿了情緒、仇恨、民粹;不免讓人懷疑,該教授過去教學生做學問的方法,是否也如此偏激、情緒化與不客觀

該教授說:「資方利用失業危機,藉着政府名義與手段,對土地與勞工無情剝削,還恐嚇全臺灣的人,若不接受他們的踐踏,失業率會更高,而幫忙背書的人包括『無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短短一句話,就出現了無情剝削、恐嚇、踐踏、無能等情緒化、民粹式的語言,讓他的論點立刻失焦。雖然他有些建議算是言之有物,但是情緒化的偏頗言語,立刻遮蔽了他的良意。這種情緒化申論方式,倒是與那位厲聲嗆教育部長清大學生,如出一轍,可謂是「青出於藍」。

自古文人相輕,老早不是新聞。榮譽教授批評同樣是學者之一的中研院院士「無能」,就讓人傻眼。不要忘了,藍綠御用學者已經成了社會亂元之一,當這位教授用他的指頭指着別人罵不是東西的時候,另外四隻是指着自己的!

老實說,學者談振興經濟、投資設廠,都免不了根據教科書理論,缺乏實際經驗的檢驗,免不了都有隔靴搔癢之感。教授與院士,終身待在有如溫室研究室裡做學問,那知道企業生存之道? 許多知名外資企業,當初因爲兩岸沒有三通,紛紛將企業總部從臺灣移至對岸,現在是否願意再度來臺投資設廠,還很難說。我過去服務過的國際級外商就說,臺灣投資環境不比星港自由,環保加民粹,讓他們不會願意再回到這個充滿敵意的臺灣。因此,一流外資,不是你挑選了就願意來,更不是簡單到像「菜籃媽媽」一樣,只要貨比三家,就一定可以挑得到最好的一家。

就拿以前一家計劃到臺灣綠營執政縣市投資設廠的某世界級藥廠來說,由於政客與環保人士的一再阻擋,他們憤而離開臺灣,不再回頭。你現在就是鞠躬哈腰邀請他們回來,他們也未必願意。還想與他們談條件,堅持稅負不能減,不準佔臺灣人便宜云雲,不知道這位教授,是否也跟他瞧不起的管政務委員一樣,不食人間煙火

其次,這些國際級一流廠商過去來臺投資碰壁,這次難道就一定能通過環評這一關?不知是否還需要讓在野黨審查,背後是否有中資色彩?政府依法行政的裁決不算,非要讓這些環評人士與學者點頭認可,才能准許來臺投資設廠?

臺灣人不該是「油麻菜籽」,但是硬是往自己身上加了莫須有的框框,自己走不出去,也不準臺商回來,等於是掐住自己的喉嚨不想活了。就是上帝來當總統,恐怕都救不了因爲投資減少、投資環境不佳、內鬥紛爭不休而已經奄奄一息的臺灣。

作者洛杉基,北市,博,專業經理人。簡介表示,他出生於臺灣北部漁村,留美博士,曾旅居美國、中國,現長住臺北市。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