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多措並舉確保糧食安全

(原標題:【光明時評】多措並舉確保糧食安全)

【光明時評】

作者:李 軍 龍文進(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研究員)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3年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量達13908.2億斤,比上年增長1.3%,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在國內外形勢複雜,極端氣候多次出現的情況下,2023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實屬不易。

糧食豐收是黨中央、國務院對糧食安全統籌佈局的必然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國家糧食安全作爲重中之重,多次強調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建立糧食安全責任制, 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國家加強糧食宏觀調控,優化糧食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積極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爲糧食接連獲得豐收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糧食豐收是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基層羣衆通力合作的必然結果。面對國際國內形勢跌宕起伏以及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乾旱等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國各地通力合作,科學應對,穩步推進,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糧食損失。國家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至全國所有產糧大縣,提升了糧食的抗風險能力,穩定了種糧農戶收益。廣大農民在政策扶持下,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守護住了“中國飯碗”。

糧食豐收是科技持續創新不斷優化的必然結果。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科技進步取得重大成就。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保障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三系”雜交水稻、耐鹽鹼水稻、抗旱小麥等新品種提高了糧食單產水平,大田機械化、精準農業等新技術提高了糧食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農機裝備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顯著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極大提高了糧食生產效率和效益。

糧食安全作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未來要繼續堅持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強化保障能力,牢牢把握主動權。

首先,要持續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確保糧食生產的物質基礎。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強化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加大補充耕地質量監管力度,確保補充耕地質量和數量;加強耕地質量監測評價,繼續推進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力度,提高耕地基礎設施水平和產能。

其次,要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水平。通過培育抗旱、抗澇、抗蟲、抗病等新品種,以及應用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提高糧食生產的抗災能力。健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推進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加強智慧農業人才培養。加大對農機裝備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強農機裝備生產、研發、銷售等各環節的協同發展,提高農機裝備自主可控水平。

再次,要牢固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堅持糧食數量質量並重,建立營養導向型農業生產體系。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建立健全主產區獎勵制度和產銷區之間的利益平衡機制,優化區域佈局和要素組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從耕地資源向全方位、多途徑的食物資源拓展,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要大力開發鹽鹼地、河湖、海洋、森林、草原等非耕地資源,注重發展新型“未來食物”。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2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