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學以廣才 “智”以成學

(原標題:【光明論壇】學以廣才 “智”以成學)

【光明論壇】

作者:張川(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教育》,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首篇文章《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10日的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明確要求。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着眼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建設教育強國五育並舉、融合推進的內在邏輯和理論內涵,爲我們指明瞭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前進方向。

五育並舉理念主張德智體美勞五育並重,五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黨把握人才培養規律、洞悉時代發展趨勢作出的科學判斷,更是教育現代化的價值旨歸。其中,“智育”是指科學文化水平的培養,通過傳授系統科學文化知識,讓受教育者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獲得紮實的知識儲備和基本的思維能力。在五育並舉的教育體系中,智育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是龍頭。高校智育工作的水平,體現了整體智育的價值取向和工作進路。隨着對教育內涵和本質認知的不斷深入,做好新時代高校智育工作,對學校、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做好新時代高校智育工作,在學校層面要樹立鮮明導向,以教育改革提升綜合實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校只有抓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出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應當堅持以學生髮展爲中心,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遵循通專結合、科教融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理念,有機融合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的培養。抓住教育評價這個“牛鼻子”,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主動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精準識變、主動求變、積極應變,實現“唯分數”向“重素質”、“育分”向“育人”的轉變。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爲智育工作的穩步推進提供堅實基礎和有效保障。

做好新時代高校智育工作,在教師層面要把牢價值取向,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開展高質量智育工作的隊伍保障。“四有”好老師,是新時代好老師的重要標準,其中一條就是“有紮實學識”。弘揚教育家精神也要求廣大教師涵育啓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人者必先學爲人師。高校教師在開展智育工作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創新思維的開發,在智育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以智育促進德、體、美、勞共同發展。新時代廣大教師應始終走在知識發展前沿,砥礪德行、提高素養、終身學習,錘鍊智育技巧和方法,不斷提升智育工作質量和成效。

做好新時代高校智育工作,在學生層面要樹立高遠志向,努力成長爲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贏得青年就能贏得未來。智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受教育者掌握過硬本領、開闊眼界格局。學習知識是學生的天職。新時代智育工作要明確工作重點,迴歸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引導學生立足於“廣”,博聞廣識,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積極拓寬視野與格局,不斷提升人文素養與研究能力;着眼於“深”,找準方向、找到興趣,深耕細作,做深做實;致力於“新”,努力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科學精神,秉持求真精神,永葆好奇之心,不盲從權威,不迷信教條,樹立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不斷練就硬功夫和真本領,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同時,教育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形勢及其發展變化,成爲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人才。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字字千金。高校以學生爲本深化改革,廣大教師啓智潤心、行爲世範,學生孜孜不倦、求知若渴,必將不斷開闢智育工作新局面,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13日03版)